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明代农业

明代(1368~1644)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农业生产关系在封建地主制的框架内有所调整,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松弛,资本主义萌芽在若干经济部门中稀疏出现。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的轨道上继续前进。集约程度提高,商业性农业有所发展。

明代(1368~1644)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农业生产关系在封建地主制的框架内有所调整,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松弛,资本主义萌芽在若干经济部门中稀疏出现。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的轨道上继续前进。集约程度提高,商业性农业有所发展。

发展概况

明王朝建立初,着手清除元代的奴隶制残余,释放奴隶和半奴隶,限制出家为僧,普查户口,编制户籍户帖,建立农村里甲组织,使“尽力田亩”;鼓励垦荒,要求“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限制兼并使自耕农明显增加。同时又推广棉花、苎麻、蚕、桑等衣被原料作物和枣、柿、栗、胡桃等木本粮食作物,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度荒能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抗旱防涝;普遍推广宋、元以来的先进农具,提高劳动效率。这些措施推动了明初农业生产很快恢复和发展,耕地和人口都迅速增加。洪武(1368~1398)后期至永乐(1403~1424)年间,社会经济已呈繁荣局面。到英宗正统(1436~1449)年间,“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

然而封建社会的痼疾——土地兼并在明代尤为严重,皇帝、亲王、勋戚、后妃、宦官等无止境地扩充各自的,自宣德(1426~1435)以后至正德(1506~1521)年间,“庄田几遍天下”,皇庄扩大尤快。缙绅地主兼并土地更加疯狂,即是屯田亦“坏于豪强之兼并”。农田水利工程,或遭破坏,或湮塞为田,或据为私有。毁民田宅,废民桑园。于是农民逃亡,社会动乱。虽然成化元年(1465)以后,政府允许流民附籍,“各自占旷土……垦为永业”,相当数量的流民变为自耕农,但土地兼并,并未稍缓,到弘治十五年(1502)全国税田总共420.81万顷,比之洪武二十六年(1393)减少一半。嘉靖(1522~1566)初,查勘庄田,制止兼并,实行官民田税则一致,企图复苏农业生产,改善政府财政状况。然而收效甚微,政府控制的田额继续减少,万历(1573~1620)前后,任用张居正,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实行赋役合一的,土地兼并稍有抑制,加以玉米、甘薯、烟草等作物相继传入,为扩大山区种植提供了新的作物资源,农业科学技术在“经世致用”的治学观点的影响下继续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自耕农经济有所复苏,粮食的亩产量基本恢复到明初的水平,较之宋代有明显提高。但是张居正死后,废除了他的改革措施,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到明末已是“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16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玉米由印度、缅甸传入云南,再流传到黄河流域,或由西亚经丝绸之路穿河西走廊经平凉进入中原。玉米传入后,初期多种植在贫瘠的山区,17世纪后期始向全国各地发展,18世纪方普遍种植(见)。17世纪中叶马铃薯传入台湾,称“荷兰豆”,17世纪末传入福建,19世纪中叶,云、贵、四川、陕西、山西等地普遍栽培。马铃薯适应性强,初传人时多种植在气候冷凉的瘠薄山地(见)。花生在中国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6世纪前期太湖地区的方志,16世纪后期已加入油料作物行列,17世纪传到安徽、湖南,18世纪进入四川,18世纪中叶传到黄淮以北,19世纪后期又传入大粒品种(见)。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前期,烟草经由南北两线传入:南线由菲律宾入闽、广、江、浙、两湖而西南;北线由朝鲜传入。烟草传入后很快普及到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18世纪中后期已形成许多地方名产(见)。

作物种植结构

据明末宋应星对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状况大致估算为:“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以南北分:江淮以南,“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北方诸省“丞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这个估算大致反映原有粮食种植结构。不过新传入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则不断取代黍、稷、高粱等的地位,豆类则日益发展为间作套种作物,棉、麻、油菜、蓝靛和烟草、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这种趋势到清代愈加明显。

明代耕地一般是“九寸为深,三寸为浅”。有耕深二尺者,多采用“重耕”法,即清代称为套耕的。南方水田:种植前实行“垦倒晒垡”,“春花”地必“起垄开沟”,要求垄宽沟深,便于清沟和利用沟泥。

明代棉花种植技术的迅速发展,其经验概括为14字诀:“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徐光启进行了甘薯引种、贮种、育苗、栽培等一系列试验,为甘薯的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水稻栽培的整治秧田、培育壮秧、烤田等技术显著提高。流行着“秧好半年田”,“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的谚语,实行夏历六月重烤田,冷浸田尤其注意重烤。小麦开始实行育苗移栽。

明代肥料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是重视绿肥,一是制造“料粪”、“粪丹”和草塘泥肥。草塘泥肥又名“窖花草”,或“窖蚕豆姆”,多行于江南。粪丹和料粪都由人畜粪、饼肥、黑豆、大麻子和动物的尸体、毛、血等,加以黑矾、砒信和硫磺等配制而成,都是浓缩肥料,用量少,兼有杀虫作用,惜制作方法比较复杂,未能广泛流传。绿肥品种增加,以花草(即紫云英)最为普遍,“苔华”,即浮萍也开始用为肥料。

病虫害防治的突出成就是总结了蝗虫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倡防治重点在滋生地消灭蝗卵和蝗蝻。在农业防治方面,棉田实行棉花和水稻轮作;冬闲地实行深耕冬灌消灭地下害虫;调整播种期避开“虫蛀之害”;清除杂草,消灭虫害滋生根源。在药物防治方面,使用砒霜拌种和蘸种根,防地下害虫;以硫磺粉混以河泥治林木蠹虫。

明代蔬菜果树的种类及品种都有较大发展,原产南美的辣椒、番茄、南瓜等蔬菜传入中国。在南方,嘉靖时选育出水蜜桃,传入芒果,明清之季传入菠萝、香木瓜、荔枝等;在北方,选育出莱阳梨、秋白梨等。柿树已普遍栽培。

畜牧及其他

九斤黄,明称“三黄鸡”,是著名的肉用型鸡种,产自嘉定、南翔等地;矮鸡,以矮脚著名,主产江南。鸭的著名品种有凤头鸭,主产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马、牛、羊大家畜的繁殖、饲养、使役以及疾病防治等技术知识,在里得到反映。

明代北方蚕桑业因棉花的推广而趋于萎缩,南方一些地区的蚕桑业却继续发展。杭嘉湖地区出现“以蚕代耕”局面,珠江三角洲开始兴起“女务蚕桑”。桑树栽培的新经验,突出在施肥:一曰“腊肥”,冬季施用,提倡使用泥肥,流传着“桑不兴,少河泥”的谚语;一曰“谢桑肥”,每剪桑毕及时施用一次人粪尿。养蚕技术:制种,适当选配雌雄蛾,利用杂种优势,实行新的制种法;浴种,根据不同情况,或“天露浴”或“石灰浴”,或“盐卤水浴”桑树。嫁接技术,出现了“七头接”(根接)和“寄枝接”(靠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