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畿辅农田水利史

今京津及河北省地区的农田水利的开发、治理和发展的历史。本地区大部分属黄海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灌溉开拓很早,春秋战国时已修建颇具规模的灌渠。魏文侯二十五年(公元前422)西门豹在邺地(今河北临漳一带)修筑漳水十二渠(一说为魏襄王时史起创修,约在西门豹后一百年),通过引漳灌溉改良盐碱地

今京津及河北省地区的农田水利的开发、治理和发展的历史。

本地区大部分属黄海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灌溉开拓很早,春秋战国时已修建颇具规模的灌渠。魏文侯二十五年(公元前422)西门豹在邺地(今河北临漳一带)修筑漳水十二渠(一说为魏襄王时史起创修,约在西门豹后一百年),通过引漳灌溉改良盐碱地,使邺地富实起来。战国时的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新城一带)是燕国境内有名的富饶之地,利用涞、易水灌溉,还有督亢陂之利。

汉魏至北朝集中在蓟(今北京)和邺地一带发展灌溉事业。蓟城一带,东汉初张堪在狐奴(今顺义县东北)开稻田8000余顷,引潮白河水灌溉。曹魏嘉平二年(250),将军刘靖率军士在今北京西北永定河上筑戾陵堰,引水入车箱渠,再东入高粱河,溉田2000顷。景元三年(262)谒者樊晨更修水门,疏车箱渠,又引高粱水向东,过昌平至潞县,渠长达四五百里,灌溉面积扩大到1万余顷。西晋元康五年(295)堰被洪水冲坏,刘宏又大加修理。北魏神龟二年(519)裴延俊又修理戾陵堰,同时修复督亢陂。到北齐皇建(560~561)中再次开督亢陂。天统元年(565)又疏导高粱水灌田。邺地的漳水渠汉代灌溉效益仍很显著,曹魏时重加修筑,称为天井堰。另外又在邺西十里漳河上筑漳渠堰,引漳水东入邺城,再注入湟水(一作洹水),下又与利漕渠通。此渠有供水、漕运、灌溉等多种功效。东魏、北齐又引漳灌渠再次进行改建,东魏叫万金渠,北齐时叫天平渠。渠首在今邺镇西约30里西高穴村的漳河南岸,系单一渠首,所灌地区包括了天井堰灌区。北魏时在曲周县修有导漳水溉田的阿难渠和黄塘陂。此外,东魏天平(534~537)时高隆之还在安阳西40里修引泉水的水冶渠,此渠有碾硙之利,溉田数百顷。

唐代除古灌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外,水利工程迅速扩展到广大的平原地区,除修建灌溉工程外,还兴修防洪排涝工程。据统计唐代河北道共兴修农田水利工程49处。在幽、蓟地区(今北京和蓟县一带)、永徽(650~655)中幽州都督裴行方引泸沟水(今永定河)广开稻田数千顷;蓟州三河县建渠河塘、弧山陂,共溉田3000顷。在引漳灌区,前代所建的天平渠扩建了金凤、菊花、利物等多条支渠。天平渠宋代还有修治活动,宋以后遂废。唐咸亨三年(672)在尧城(距今安阳市东40里)北45里又开一条引漳水的万金渠。唐代还新建了引安阳水(即洹水)的高平渠。高平渠直到明清(此时称万金渠)仍有灌溉之利。此外,引绵曼水(今滹沱河支流冶河)的太白渠唐代有较大的发展。太白渠始建年代不详,《汉书·地理志》已有记载,《水经·浊漳水》记有渠道的流经路线。唐代增建大唐、礼教等支渠,又引太白渠水入广润陂、毕泓等,以调蓄水。在河间县唐代开了两条长丰渠,溉田达5万亩以上。该区排涝问题唐代以前已经提出。北魏中期冀、定、瀛、幽几州常闹水害,当时崔楷提出开排水河、筑堤堰以消除水患的建议,但工程半途而止。唐代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在沦、贝、卫等州开无棣沟、张甲河、新河等排水河道,所筑河堤以漳水堤最多,次为永济河堤,其他如铭水、沙河、徒骇河等也筑有少量堤防。

宋辽金时期,以北宋淀泊水利和引多泥沙河流放淤最具特色。北宋与辽对峙,以白河为界河。为御敌实边,北宋初采纳何承矩的建议,在界河南面利用天然的湖泊群和洼地带,于雄州(治今雄县)、莫州(治今任丘)、霸州(治今霸县)、顺安军(治今高阳县东)等地区兴筑堤堰600里,以后又将界河以南的大部分水源引入,形成一条西起今保定市、徐水县,东至于海,“屈曲九百里”的淀泊带。塘泊南北最宽处达150里,最狭处也有8里,深度3尺至1.丈3尺不等。并设置屯田,利用淀泊之水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后来还扩展到本区南部民间。北宋熙宁王安石变法期间,北方兴起了一次引多泥沙河流淤田的高潮。本区的洺州(治今永年县东南)、冀州(治今冀县)、深州(治今深县南)、沧州(治今沧州市东南)、瀛州(治今河间县)、保州(治今保定市)、永静军(治今东光县)等地分别引漳河、黄河、铭河、沈水、滹沱河、葫芦河等水淤田,受益农田超过330多万亩。辽、金都是游牧族建立的政权,他们统治时兴建水利很少,主要在今北京引高粱河和泉水种稻。此外,金代时在今徐水、定兴、唐县等引水灌田数千亩。

元、明、清三代均建都于今北京,每年需从南方漕运大批粮食供应京城,极其重视修护南北大运河,但漕运常常供应不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人士积极提出发展畿辅水利,营田垦殖,增加当地粮食生产的主张。元泰定(1324~1328)间虞集首先倡议在今北京东部沿海之地筑围为田。他的建议未能付诸实施。只到元末由丞相脱脱主持,一度在大都(今北京)周围地区引水种植。明代,邱浚又重提虞集旧议,万历(1573~1620)间徐贞明上奏并著《潞水客谈》一书,大力提倡兴修畿辅水利。万历十三年他被任为垦田使,在京东永平一带主持治水营田工作。次年,垦种水稻田近4万亩,但由于影响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不久就被罢止。以后汪应蛟、左光斗、董应举和李继贞等都在天津一带进行过屯田,开河筑圩,种植水稻。清代以雍正间允祥亲王主持的营田水利规模最大,屯田水利的范围从京东、天津地区扩大到京西、京南,把防洪、排涝、洼地利用与营田事业结合起来。雍正三年(1725)先查勘畿辅水利情况;四年设营田水利府,在滦州、玉田等地营造水稻田714余顷;五年分设京东、京西、京南和天津四局,领导管理水利营田工作,下辖39个州县和兴国、富国二场;五年至七年共营成水田6000余顷。营田灌溉的水源有滏阳河及其支流百泉河,滹沱河及其支流冶河,大清河支流唐河、拒马河、涞河等10多条大小河流,还利用泉水、淀水和潮水等。营田水利工程有新修,也有利用地方上所建旧有工程的,如明代所开的引唐河的广利渠,磁州及广平府引滏阳河的渠道,清雍正时都曾修浚利用(见图)。雍正八年,允祥亲王去世。营田无人总领,畿辅营田水利很快衰退了,以后仅在天津地区进行过几次水利屯田。此外,明清时期,畿辅引泉及凿井灌溉发展迅速。明万历间徐贞明在京东兴水利,于丰润、玉田疏泉成河。明代真定、邢台等也修建引泉灌田工程。清雍正间水利营田大量利用泉水,据统计当时引泉灌溉的共有16个县。如丰润、玉田引泉河,满城引一亩、鸡距、红花等泉,正定引大鸣、小鸣、方泉、班泉等,邢台引百泉、达活、紫金等泉。雍正后这些地区因水源稳定,引泉灌溉大部分都继续保持下去。该区井灌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明代已初步形成,清代又大为发展。主要集中在今石家庄附近的正定、栾城、无极、藁城、晋州等县。此外,河间府、霸州、磁州、盐山、庆云等地也有凿井灌溉的。

清雍正间畿辅水利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