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黄淮海地区农业史

桑蚕由于海路丝绸之路的开通等原因而减少,蚕桑基地位置让于江浙。到元代黄淮海平原由于棉田的大量发展,又成为全国产棉重点区。延至明代万历年间,征棉布量占全国的65.8%,棉花占85.9%。明清以来由黄淮海地区人口增殖,需要进一步扩大耕地。根据此地域的自然因素条件,再度开发多半是盐碱不毛、沙丘瘠地和易涝区。加上旱涝不均,河道常常决口、改道,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

黄淮海农业区,地处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区域范围。区域内以平原为主,也包括一些山地和山麓阶地、冲积扇等地形。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农业区之一。

旱农的起步时期

黄淮海区的西部山丘和平原交接地带,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较早的以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区,如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距今有7000余年历史,发掘有大量的粟粒和旱地农具,如铲、镰、石磨盘等。从农业区的地理位置看,多是依山傍水的缓斜平原,自然条件较好,使之成为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农业生产主要采用生熟荒制,焚林开荒,用火和石器耕作,烧山辟地。农业生产还是采集和种植相结合的方式。

以治水为主开发平原农业生产时期

平原地带河水漫溢,加上还存在大面积的水泽,夏、商、周5代开展以治水为中心的平原农业开发。夏代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但其活动范围局限在山前缓斜平原。商代建立前,八代祖冥是治水而死的,说明曾在平原地带发展农业生产,但困难较大,发展缓慢。商代最后还是“涉河而民迁”,定都到山前与平原交接地带朝歌、安阳一带。平原地带农业生产主要在高阜地带以避水害种植旱作物,同时利用卑湿地种稻。如《史记·夏本纪》载:“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商代时蚕丝业也很发达,卜辞中已有桑、系、丝等字,已经有丝织品。河南安阳、山东益都、河北藁城等地都有商代养蚕文物出土。

农业生产大发展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以来,由于铁质农具和牛耕的逐步应用,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除草、施肥、耕作技术逐渐普及,水利工程、治碱改土工程都有较大的规模。如魏国西门豹的治漳工程对后世影响很大。因为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殖,该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春秋时代的齐、晋、宋、楚及后来的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都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域。《管子》已提到:保护山林,种植桑麻五谷、养六畜,保持水土,形成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

秦汉以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据《史记·货殖列传》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燕有鱼盐枣栗之饶”。这一区域是农桑发达,果林兴旺,加上鱼盐之利,已具农业兴盛之象。

汉代已广泛施行以谷子、大豆为主的轮作制,还有麦、稻、麻、黍稷等加入轮作周期。由于发展手工业的需要,还有较大面积的经济作物、经济林专业生产。《史记·货殖列传》提到:“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带郭千亩亩锺之田”,“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荻”等。

水利工程依然是这一地域的命脉,由于人口的增殖,需要开发耕地,必须要根除水害,正是平原农业大开发时期,水患记载也趋于频繁。治理黄河更为关注,特别是东汉王景治黄成效显著,工程规模较大,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农业生产动荡时期

汉末到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黄淮海农业区受到冲击,人民大量迁徙,中原地区汉族南迁,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带。黄淮海平原有些农田改为牧地,曾被称为“畜牧南侵”。如《魏书·食货志》载:“规石济(今河南延津)以西、河内(今沁阳)以东,据黄河南北千里为牧地。”北魏统一北方后,这一地域继承了汉代以来耕耙耢为主的旱地耕作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完善,加上均田制的施行,使十六国时期130多年的巨大战乱出现的土地无人耕、财赋无所出的局面得以解决。灌溉事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像济源的枋口、辉县百门陂、浚县同山陂、安阳万金渠等水利工程日趋完善。在淮河流域也修复新建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如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水利设施,发挥了治水作用。

蚕桑业在黄淮海平原也形成“丝绸之路”的后方基地,“常山细缣、赵国文编、许昌之、沙房之绵”都是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名产。林业主要发展枣、榆,发展平原林业。

农业生产再兴时期

隋唐以来黄淮海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基地,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区域。水利工程有进一步发展,如息县玉梁渠、蓟州孤山陂均灌田3000顷,并有大规模的放淤工程。《梦溪笔谈》录宿州碑文记有“唐人凿六陡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农业生产以粮为主兼顾桑麻,郑、卫、汴、许、汝等地都盛产粮食:隋初黎阳仓(今浚县)储粮就能养军20万,改变北朝时期的农牧结合结构。

北宋建都汴梁,黄淮海已成政治经济中心区域。经过开国经营已是:“都城左近,皆是田圃,百里之地,并无闲地。”在平原区主要成就是发展放淤工程。王安石曾用黄河水以填淤沙卤薄地,熙宁五年(1072)付诸实施。其他如沧州、滦州、邢州都有淤灌工程。对淤灌工程、深度、时间都有科学考究。放淤在六月中旬利用矾山水(山林地区下来的肥水)最好。再是推行稻改,淳化四年(993)在海河流域雄州利用淀泊开辟稻田,发军队1.8万人。

唐宋以来黄淮海平原依然以粮食为主,但在全国的产粮地位已有变化。由于南方农业生产发展,加之该区域良田开发有一定限制,盐碱沙薄水旱灾害发生频繁,产粮已屈于江南。唐代韩愈有“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及“扬一益二”的说法。桑蚕由于海路丝绸之路的开通等原因而减少,蚕桑基地位置让于江浙。到元代黄淮海平原由于棉田的大量发展,又成为全国产棉重点区。延至明代万历年间,征棉布量占全国的65.8%,棉花占85.9%。

明清以来由黄淮海地区人口增殖,需要进一步扩大耕地。根据此地域的自然因素条件,再度开发多半是盐碱不毛、沙丘瘠地和易涝区。加上旱涝不均,河道常常决口、改道,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甚至在清代康、乾盛世130余年中黄河亦决溢41次。河道疏浚排水都是主要任务。在开发利用盐碱地上也有一些办法,如用水排盐、蓄水压盐、改善农耕技术、躲盐巧种等,但限于小农境地,收效不大。明代滨海地区斥卤种稻,推行台田也有一定成效。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发展完善传统的以旱农为主的农业技术。以粮棉生产结构为主,粮食生产种植五谷杂粮,施行以二年三熟为主要形式的轮作制。除了传统的谷子麦类高粱等抗旱抗涝等作物外,明代以来大量发展了新引进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对提高该区域内的粮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此时期黄淮大豆产区依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花生、芝麻有所发展。畜牧业的马、牛、羊、猪等以家养为主。林业,因为开垦土地增加,加之重视林业生产不够,则处于不发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