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耕织图》

南宋时期以图画附诗形式描述江南农桑生产和丝织技术的农业文献。著者楼(1090~1162),字寿玉,又字国器,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曾为浙江於潜令,约于1132~1134年间完成《耕织图》制作。1210年,其孙洪、深等曾将其诗刻石传颂。《耕织图》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每幅附五言诗一首。

南宋时期以图画附诗形式描述江南农桑生产和丝织技术的农业文献。

著者楼(1090~1162),字寿玉,又字国器,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曾为浙江於潜令,约于1132~1134年间完成《耕织图》制作。1210年,其孙洪、深等曾将其诗刻石传颂。

《耕织图》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每幅附五言诗一首。耕图描绘了从浸种、整地、插秧、田间管理以至收获加工等水稻生产的全过程;织图反映了采桑、养蚕、窖茧、缫丝、织绸、剪帛等蚕丝生产的全过程。“图绘以尽其状,诗歌以尽其情”,既展示了当时江南农桑生产的概貌和技术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俗和经济状况。例如“采桑”图和诗句深篮各自携,层梯高倍寻”,反映了当时栽种的是高大的乔木桑;“择茧”图和诗句:“茧衣绕指柔,收拾拟何用?冬来作缥 ,与儿御寒冻”,反映了在推广种植棉花以前,人们用茧衣御寒的情况;“入仓”图和诗,描绘了农民一面输粟入仓,一面“却愁催赋租,胥吏来旁午,输官王事了,索饭儿叫怒”的心情;“簏”图和诗则以对比手法,揭示贫富和忙闲的不公:“茅屋闻杵臼,竹屋细簏簸……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反映了封建剥削的苛重和农民生活的勤苦。

原图及其刻石均已失传,但后世临摹、翻刻以至重绘的人却不少,其中较重要的有:①元代程棨(仪甫)摹本。乾隆间画家蒋溥将此书进呈,后转藏于圆明园贵积山堂。乾隆三十四年(1769)曾附上乾隆帝的五言诗勒石,置于多稼轩。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程本《耕织图》也不知所终,据说已流入美国华盛顿的弗里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乾隆刻石仍存23方,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②明天顺六年(1462)宋宗鲁重刊本传入日本后,成为日本延宝四年(1676)狩野永纳本的祖本,在日本美术界有很大的影响。③明代万历刊本收载《耕织图》31幅,更名“农务女红图”并将五言诗改为吴语竹枝词。④清焦秉贞重绘《耕织图》46幅(耕图、织图各23幅,见图1),上栏有康熙帝的七言诗各一首,楼原诗则插入画幅之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朱圭刻印成书,后来亦予转载。焦氏《耕织图》在楼旧图的基础上略有增删和改动,所描人物风貌和农具,已基本换成清代的东西,而且采取了远近画法,添加了各种背景,可称艺术珍品。但由于焦氏对江南农事不熟悉,以至有些画面(如“碌碡”、“插秧”等)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此外,尚有雍正《耕织图》(见图2)、陈枚画《耕织图》和冷枚画《耕织图》等等。

图1 康熙《耕织图·耙耨》

图2 雍正《耕织图·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