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传统农业

20种,其余的或退出栽培成为野生植物,或改为药用。20种现在仍有栽培的蔬菜,其地位也大有变化,如白菜、萝卜在北魏时是极为次要的,这时跃居为主要蔬菜。1400多年前极重要的葵菜,这时只有极少数地方有少量栽培。油菜以前只是不重要的叶菜,后来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油料作物。加上历代引入的蔬菜,到清朝时已增至百种。传统农业特色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特色的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农业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利用铁农具和畜力及水力为动力以辅人力的不足;采用增加复种等多种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精耕细作的技术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学思想和理论。

生产结构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纯粹的畜牧业分布于中国西北的外围地区。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则是以种植为主、畜牧为辅的结构。华北重点是旱农,以粟黍,后来是麦粟豆等为主,南方则以水稻为主。南北在粮食作物之外,占第二位的都是麻桑等衣料作物,然后才是六畜副业。这种生产结构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粮食作物在明代以后又新增了甘薯、玉米、马铃薯等引进的作物,而且发展很快。

种植业构成

黄河流域早期的粮食作物在秦汉以前以粟黍类为主,汉时麦子大豆的地位上升,时常粟麦或粟菽、菽麦连称。此外,还有许多各有特点的谷物如稗、䅟、薏苡、菰米、荞麦等。南方虽以水稻为主,山地、丘陵及旱地上也种植麦类、粟、荞麦、豆类等。明代新传入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则南北都有种植。稗、䅟、薏苡、菰米等自唐宋以后愈见减少。

纤维作物作为衣料在宋以前主要依赖蚕丝和大麻及葛等。蚕丝早在新石器晚期已知道利用,麻纤维的利用还要早。棉花是迟至宋代才从北方和西南陆续传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花的传入,很快得到普及,取代了麻的地位,对平民百姓来说,棉远比丝为普及易得。

蔬菜作物的演变比粮食作物更大,如所收列的31种蔬菜,至今仍在种植的只剩20种,其余的或退出栽培成为野生植物,或改为药用。20种现在仍有栽培的蔬菜,其地位也大有变化,如白菜、萝卜在北魏时是极为次要的,这时跃居为主要蔬菜。1400多年前极重要的葵菜,这时只有极少数地方有少量栽培。油菜以前只是不重要的叶菜,后来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油料作物。加上历代引入的蔬菜,到清朝时已增至百种。

传统农业特色

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特色的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土壤耕作

传统农业认为天、地、人是农业生产的三要素(称之为“三才”)。天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宇宙因素,人们必须依循而不能违反天时,农业生产才会成功。所以孟子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教训。土地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础,是可以人力加以整治、改造的,所以传统农业对于如何发挥人力培肥地力给予极大的关注。认为土壤的肥瘠、湿燥是可以人力控制的,所谓“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南宋的陈旉认为只要人力勤于经营管理,土壤肥力是不会衰竭而保持“常新壮”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针对北方春季多干旱,冬季少雨雪的特点,创造出一系列以保墒为中心的冬季深耕,春季浅耕,耕后继之以耙,耙后又耢的“耕—耙—耢”整地技术和相应的工具。南方水田则相应地形成“耕—耙—耖”的整地技术。并辅之以绿肥作物的种植,达到用地与养地结合,保持两千余年来地力连作不衰的奇迹。

水利兴修

北方雨水不足,灌溉常比肥料更重要。南方雨水虽充足,常因分布不匀,既需排水又需灌水。因此整个传统农业时期水利兴修成为农业丰歉的关键,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统治兴衰的标志。秦汉以前水利兴修主要在北方,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灌渠如郑国渠、漳水渠、芍陂等,著名的都江堰也始建于战国时。汉时在关中地区兴建了漕渠、龙首渠、白渠等。魏晋以后特别是唐宋以后,随着农业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的水利兴修勃兴,数量远超过北方。利用水力的工具如、水轮以及加工的水碓、碾磨等也大量发展起来。

土地利用

中国天然宜于耕种的土地不多。新石器晚期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走上以种植为主的综合经济道路。到西汉末中国人口已大约与十四五世纪时全欧洲的人口相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业必须加强充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土地的途径是开垦扩大耕地面积和在已有土地上集约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传统农业与山争地,与水争地的结果,出现了大量的以及、沙田、等。尽管耕地不断扩大,但按人口增长的人均占有的比例却逐渐下降。于是增加复种、提高单产很早就提到日程上来。汉代黄河流域已出现粟—麦—豆轮作复种制。换茬、间作、套种、混作技术已较普及。宋时江苏南部已是“刈麦种禾(水稻),一岁再熟”。岭南地区更有水稻一年两熟和三熟的记载。明清时期间作稻和连作稻在闽、浙、赣以及鄂等省都有记载。黄河流域则一般实行两年三熟制。中国的多熟制种植技术,与欧洲长期实行的“二圃制”、“三圃制”相比,土地利用率高约2.5~6倍。

栽培技术

传统农业中最为丰富的内容是农民的种植经验。涉及作物的栽培管理、果树的整枝、嫁接,蔬菜的间作、套种,各种作物的留种、保纯,以及蚕桑的饲养,茶叶的采摘加工。在家畜方面涉及家畜家禽的饲养、鉴别、防病、治病、水产的养殖。此外,还有丰富的农产品加工、贮藏等。每个领域都有简易可行而又科学合理的经验。

传统农业为了提高产量,致力于广辟肥源,增施肥料。巧妙地采用种植绿肥肥田,利用天然的豆科固氮能力从空气中取得氮素。又千方百计收集一切有机质废物,使之还田,加入能量循环。到明清时期发展出如太湖地区的桑基鱼塘和珠江三角洲的蔗基鱼塘等综合性的生态农业模式。把水稻、桑树或甘蔗和养鱼、饲猪羊,挖取河泥等连接成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态链,这对于未来的农业是宝贵的遗产。

传统农业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农学理论体系。从最初的“三才”思想出发(见),结合中国哲学上的阴阳理论、五行学说,使之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产生了如《吕氏春秋》上农、任地、辩土、审时(见)论文,《齐民要术》中序言的理论部分。特别是明代马一龙的《农说》和清杨屾的《知本提纲》更把阴阳五行学说与农作物的生育栽培结合起来阐述,成为传统农业理论的代表作。南宋的陈旉和明末按中医的理论,主张施肥的原理如同中医治病用药一样,即“用粪如用药”。

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主要是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不能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它依靠集约经营,投入大量劳动力,使大量人口牵制在耕地上,不能解放出来从事发展其他产业。在理论方面,传统农业是一种经验科学,其所提出的理论偏于抽象的哲理思考,缺乏现代实验科学内容。传统农业发展到明清时期,单位产量难以再有提高。而人口增殖很快,耕地紧张,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等加剧,破坏了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