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传统农学思想

较为突出的地位来看待,由于人们对天时不能控制,只能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天时,以减轻天时灾害的影响。尔后便把三者看成彼此联结的有机整体,构成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而且认为人的因素在农业生产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反映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一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三才”理论对中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形成的,以整体、辩证、发展为特点的中国农学思想。它大体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内涵丰富而深刻。其特点是把农业生产中天、地、人三者看成是彼此联结的有机整体,强调人的调控制驭;注重分析生产因素间的辩证关系;偏重于种植业等。

三才思想

关于天、地、人三因素的作用、变化及关系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农业不同发展时期,天、地、人得到过不同程度的重视。最初“天时”曾被放到一个较为突出的地位来看待,由于人们对天时不能控制,只能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天时,以减轻天时灾害的影响。尔后便把三者看成彼此联结的有机整体,构成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而且认为人的因素在农业生产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反映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一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三才”理论对中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巨大的作用。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必然在农业生产措施上表现为对土地加工的精细、栽培技术的讲究和培肥地力的重视等。它是中国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见

三宜原则

所谓“三宜”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物制宜。从“三才”理论衍生来。它的中心思想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机动灵活的方法。(见

集约利用土地和地力“常新壮”思想

中国古代农民和农学家对待“地”,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能对之进行干预。同时,在干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总结出不少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观点的理论。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思想。《管子·权修》:“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荀子·富国》则谈到“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以上论述,内容包括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和治田勤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两个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但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2000多年来,中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从形成后不断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形成了耕—耙—耱一整套防旱保墒耕作体系(见),隋唐以后,精耕细作在南方水田地区得到高度发展,形成了以耕—耙—耖为中心的一整套水田生产技术(见)。随着农业生产中土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到宋代,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和培肥土壤,对保持土壤肥力的意义。“粪田之宜”篇中有:土壤好坏不一,如果“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还进一步强调人对于土壤肥力的作用,提出了,驳斥了土壤肥力递减的观点,对人们努力提高土壤肥力,定向改造土壤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意义。明清时期,不少地区性的农书,所总结出来的农业生产关键性技术措施,总不外乎是“粪多力勤”四字,更着重强调人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和作用。

风土观念的发展

“风土”观,即对环境条件与作物关系的认识。战国时,人们认为一切生物只能生长于故土,逾越这个范围,就会发生变异,甚至引起死亡。在解释从异地引种大蒜、芜菁、豌豆、谷子等作物发生变异现象的原因时,仍侧重考虑土壤,说:“盖土地之异也。”上述“风土”观,有合理的一面,即生物生长受一定环境条件限制。但也有片面性,受“天不变,道亦不变”思想的影响,没有认识到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逐步改变习性,适应新的环境。甚至有人以静止、孤立、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对待它,使之变成为反科学的“唯风土”论。元初,朝廷打算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棉花和苎麻,遭到一些“唯风土”论者的反对,中“论九谷风土及种莳时月”和“论苎麻木棉”,专门予以驳斥。其主要论点是:“谷之为品不一,风土各有所宜”,农业生产要考虑风土条件,但不是所有作物都不能引种。《农桑辑要》的论述,使中国古代的“风土”论有了新发展,形成为一种全新的看法。对于“风土”论的正确阐述,不仅使木棉、苎麻于元明时在中原等广大地区得到了推广,也为明清以来,玉米、甘薯、烟草等外来作物顺利引种,并迅速推广创造了条件。(见

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影响

阴阳五行学说,自战国以来,即被人们作为指导思想广泛应用于说明各种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中国传统农学思想,无疑也受到影响。理论基础与人医同源的兽医学理论,其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在解释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技术等方面也有一定影响。《禹贡》把土壤颜色分为黑、黄、赤、白、青黎五色;质地分为壤、坟、埴、垆、涂泥五类。《管子·地员》把江、淮、河、济“四渎”平原地区土壤分为息土、赤垆、黄塘、赤埴和黑埴。把土壤温度、水分等称为地气。陈旉《农书》用阴阳五行说来分析时令节气和气候,对生物和农作物的影响,说“阴阳一有愆忒,则四序乱而不生成万物”;“盖五行得性而万物适其宜,五气若时而百谷倍其实”。在元以前,阴阳五行学说只限于用来解释天时、土壤的变化或与农作物的关系。到明代马一龙试图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全面阐述农业生产的原理。他认为:“凡日为阳,雨为阴,和畅为阳,冱结为阴,展伸为阳,敛诎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浅为阳,深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他所谓的阴阳,实际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互有联系,可以相互转化。马一龙用阴阳的消长来解释节候的变化和作物的枯荣;用阴阳理论解释耕地,高原宜深,下湿宜浅的道理;还用阴阳理论来解释水稻栽培技术。但他并不能用阴阳理论来解释水稻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技术环节。清代杨屾《知本提纲》,将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原理称为“农道”。他解释农道仍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不过他所说的五行范畴与一般阴阳家有所不同,即以“天、地、水、火、气”替代“金、木、水、火、土”。天、地、水、火、气为生物构成的基本单位,又将它们的动态作为环境条件变化的因素。认为“天、火”为阳,“地、水”为阴。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中,阴阳各半,轻重相同。“气”则贯穿在天、地、水、火之中,“损其有余,益其不足”,使它们达到“和谐”状态。不论是论述作物生长发育,还是讲解耕作栽培,杨屾都运用这种原理来解释全部旱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技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