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补农书》

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方性农书,反映了明清之际当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发展水平。《补农书》由《沈氏农书》和张履祥的《补农书》合编而成,分为上下两卷。《沈氏农书》为涟川(今浙江湖州练市)沈氏所作,成书时间约为崇祯十三年(1640),沈氏名字及生平不详。《补农书》作者为桐乡张履祥(1611~1674)。张氏于清兵入关后,隐居家乡务农

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方性农书,反映了明清之际当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发展水平。

《补农书》由《沈氏农书》和张履祥的《补农书》合编而成,分为上下两卷。《沈氏农书》为涟川(今浙江湖州练市)沈氏所作,成书时间约为崇祯十三年(1640),沈氏名字及生平不详。《补农书》作者为桐乡张履祥(1611~1674)。张氏于清兵入关后,隐居家乡务农,以自己的心得体会于顺治十五年(1658)编成《补农书》,旨在补充《沈氏农书》之不足。乾隆年间,朱坤重刻《杨园全集》时,把《沈氏农书》也一并列入《补农书》中。从此,《补农书》的内容即包括《沈氏农书》在内。

《沈氏农书》由“逐月事项”、“运田地法”、“蚕务”和“家常日用”四篇组成,其中运田地法的技术内容最丰富。《补农书》由“补农书后”、“总论”和“附录”三部分组成。其中“补农书后”共22条,内容都是《沈氏农书》中未提及的。《沈氏农书》运田地法20条的内容在明代中叶的《乌青志》中已有记述,当是嘉湖一带农民长期实践的经验。

这两卷书在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在农业技术上,以“粪多力勤”为纲,强调精耕细作,少种多收,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例如在水稻生产方面,强调立秋前后必须烤田,以促进稻根深扎,茎秆健壮,增强抗逆能力;在小麦栽培方面,首次提倡育苗移栽,主张在中秋前后在高处播种育苗,获稻后即移栽于大田,以延长小麦的生育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肥料积制和使用方面,主张养猪、养羊积肥,提出“化无用为有用”,并首次介绍了水稻育苗追肥的技术;在植物保护方面,主张冬天要在田基地脚铲除草根,另添新土,清除害虫的越冬场所。还首次提出要汰除癃桑(萎缩病)病株,以免传染等等。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经营上,其突出之点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设计了几种多种经营的方案。例如张履祥为邬行素家属所规划的经营模式:在10亩废地上种桑3亩,种豆3亩,种竹、种果各2亩。池塘养鱼,还畜羊五六头。打草饲羊,羊粪壅桑,桑下套种蔬菜,四旁杂以豆、芋之类,收豆后再种麦。在经济效益上长短结合,可解决数口之家的衣食问题,并可实现蚕、果、粮、菜、鱼、畜间的良性循环。该书还记载了一些当时农作物的亩产量和产品价格,介绍了雇工用人的经验,在农业经济史的研究上有较高的价值。

该书版本较多,可分三种类型:其一只收《补农书》的版本,如《张杨园先生全集》初刻本、乾隆六年(1741)《杨园全集》本、光绪三年(1877)《经世文编》本等。其二是只收《沈氏农书》的版本,如《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本。其三是以上两部农书一并刊刻的版本,如《杨园全集》(1754年)、《昭代丛书》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本。1983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补农书校释》增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