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和试验

测定抗体的中和活性及病毒、毒素类型的试验。病毒与相应的中和抗体结合后,能使病毒失去吸附细胞的能力或抑制其侵入和复制,从而丧失其感染力;抗毒素与毒素结合后,能抑制毒素β亚单位与易感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使有毒性的A亚单位不能进入细胞而失去毒性作用。该试验不仅有种、型的特异性,而且还表现在量的关系,即一定量的病毒(或毒素)必须有一定量的中和抗体才能被中和。

测定抗体的中和活性及病毒、毒素类型的试验。病毒与相应的中和抗体结合后,能使病毒失去吸附细胞的能力或抑制其侵入和复制,从而丧失其感染力;抗毒素与毒素结合后,能抑制毒素β亚单位与易感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使有毒性的A亚单位不能进入细胞而失去毒性作用。该试验不仅有种、型的特异性,而且还表现在量的关系,即一定量的病毒(或毒素)必须有一定量的中和抗体才能被中和。

病毒滴度测定

该试验以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毒力为基础,故应根据病毒特性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鸡胚或组织培养,测定病毒的滴度。

滴度的单位目前多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即能使实验动物或鸡胚半数死亡或细胞培养半数发生感染的剂量,通常用终点法滴定。单位名称应标明所用材料,如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和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等。测定时将病毒按对数稀释,分组接种,观察在指定时间内死亡、发病或出现细胞病变的数量,最后按里德—明奇(Reed-Muench)或卡伯(Karber)法计算半数剂量。以卡伯法较为简单,其公式为:

LD50=L+d(S-0.5)

半数剂量用对数计算,L为病毒最低稀释度的对数,d为组距,即稀释系数,S为死亡比值的和。例如微量法滴定某病毒材料的TCID50时,病毒用:10-4,10-5,10-6,10-8等4个稀释度,每组接种6孔细胞,观察结果。各组出现细胞病变(CPE)比值为:6/6、5/6、2/6和0/6,则L=-4,d=-1,S=6/6+5/6+2/6+0/6=2.16。

TCID50=-4+(-1)×(2.16-0.5)=-5.66

半数剂量可以用负对数表示,即该病毒的TCID50为5.66,但这个数不能表明剂量,故多将其还原成10-5.66,即1/105.66稀释的病毒能使半数细胞孔出现CPE。如用细胞培养瓶作试验,则尚需标明接种剂量,如每瓶0.1毫升,则该病毒半数剂量为10-5.66,0.1毫升。

病毒滴度以每毫升(或克)含多少LD50(或TCID50)表示,上例病毒滴度为105.66TCID50/毫升或10566/0.1毫升。

病毒中和试验

有两种基本方法。

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将病毒稀释成每一接种单位含200LD50(或EID50、TCID50),与等量二倍递进稀释的待检血清混合,置37℃1小时,分组接种,记录各组的保护数,按半数剂量计算法计算其半数保护量(PD50),即该血清的中和价。以卡伯法计算时,S应为保护比值的和。

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

将病毒按对数稀释,分装两列无菌试管,第一列加正常血清(试验组),第二列加待检血清(中和组),置37℃1小时,分组接种,记录各组死亡或感染数,分别计算对照组和中和组的LD50(或EID50、TCID50),按下式计算中和指数。

中和试验

病毒中和试验不仅用于抗血清的效价滴定,还广泛用于病毒种、型和亚型的鉴定和病毒保护性抗原的分析(用单克隆抗体中和试验)。

毒素中和试验

基本方法同病毒中和试验,主要用于毒素和抗毒素的单位滴定,也可用絮状沉淀反应滴定,称为絮状单位(Lf)。

中和试验的结果只能反映体液免疫状态,不适用于细胞免疫水平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