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兔粘液瘤病

粘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全身皮下,尤其是脸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皮下发生粘液瘤性肿胀为特征。家兔和欧洲野兔易感。病兔的皮肤病灶渗出物和眼垢内含毒量很高,病毒在皮肤上可长期存在,成为传染源。蚊、蚤、蚋及寄生在兔体的蜱、虱等是传播媒介,具有季节性。临床表现与毒株、兔的易感性有关,感受性低的经媒介昆虫刺螫,过4~8天仅形成良性纤维瘤;感受性高的在感染强毒株后,大多转归死亡。

粘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全身皮下,尤其是脸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皮下发生粘液瘤性肿胀为特征。家兔和欧洲野兔易感。病兔的皮肤病灶渗出物和眼垢内含毒量很高,病毒在皮肤上可长期存在,成为传染源。蚊、蚤、蚋及寄生在兔体的蜱、虱等是传播媒介,具有季节性。临床表现与毒株、兔的易感性有关,感受性低的经媒介昆虫刺螫,过4~8天仅形成良性纤维瘤;感受性高的在感染强毒株后,大多转归死亡。最急性型病例眼睑轻度浮肿,在一周内死亡,急性病例在侵入部位的皮肤、结膜、鼻、口、肛门、生殖器周围浮肿,全身皮下多发粘性水肿性肿瘤,肿瘤自溃,流出浆液性渗出物。病兔有时出现痉挛。剖检可见皮肤肿瘤,皮下组织呈明胶样。脾、淋巴结、胸腺等组织的网状内皮细胞呈现粘液瘤细胞化,在各种细胞内可检出胞浆内包涵体。根据典型肿瘤病变可作出诊断,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血清学方法。通过检疫,扑杀感染兔。消灭节肢动物和接种疫苗等措施进行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