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人工育王

于1888年撰写了《科学育王法》一书,详细介绍了无王育王群的组织、交尾群的管理、用蜡碗棒蘸制蜡碗、用移虫针移虫等。该书曾译成多种文字,人工育王技术自此得以广泛传播与应用。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应用人工育王技术,其后建立了专业养王场。50年代以后各地陆续建立了蜜蜂原种场和种蜂场,推广优良品种蜂王,并且成功地推广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

用人工的方法诱导蜂群培育蜂王的技术。根据生物遗传育种原理,利用工蜂培育蜂王的本能,可以有计划、大规模地培育优质蜂王,以迅速扩大蜂群数量。

简史

1568年,德国N.雅各布发现蜜蜂用工蜂房里的小幼虫培育出蜂王。利用自然分蜂或自然交替王台,以及对蜂群实行人工分群,并让其中无王部分培育王台,是最早的育王方法。约在1771年前,A.扬沙从一个强群里提出蜜蜂,组成无王无卵虫的蜂群,移入具有通气纱窗的5框蜂箱内,在暗室幽闭一天,然后加进一割去边缘并带有小幼虫的巢脾,使蜜蜂培育蜂王。以后养蜂者称这种育王群为“分蜂箱”。这种方法迄今仍为一些专业育王场采用。1791年瑞士F.于北通过实验证实,将工蜂房里孵化两天以内的小幼虫移入自然王台里,可以成功地培育出蜂王。19世纪后期,有人用粘在木板上的自然王台基移虫育王。美国A.I.鲁特用人工蘸制的蜡碗代替了自然王台基。美国G.M.杜利特尔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1888年撰写了《科学育王法》一书,详细介绍了无王育王群的组织、交尾群的管理、用蜡碗棒蘸制蜡碗、用移虫针移虫等。该书曾译成多种文字,人工育王技术自此得以广泛传播与应用。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应用人工育王技术,其后建立了专业养王场。50年代以后各地陆续建立了蜜蜂原种场和种蜂场,推广优良品种蜂王,并且成功地推广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育王的时机与准备

选在气温稳定、蜂群发展强大、外界蜜粉源充足和全年各个主要流蜜期之前进行。进行育王前,先准备必要的育王工具,主要为育王框(对中蜂群进行人工育王时,宜采用窄式育王框,每次育王10~20个)、移虫针、蜡碗棒、蜡碗(中蜂育王用的蜡碗口径不能超过10毫米)等。此外,须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种用群的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或引进适合本地区饲养、生产性能优良和经济价值最高的蜂群,作为人工育王的亲本蜂种——父群和母群。

种用雄蜂的培育

雄蜂的发育成长期为24天,出房后8~10天开始性成熟。人工育成蜂王,从移虫到处女王出房后发情,只需20天。为了使新培育出的蜂王,能够同优良的种用雄蜂同期成熟,适时交配,在育王移虫的20天之前,就须将雄蜂巢脾加入到父群,对父群加强饲养管理,以便适期培育出大批种用雄蜂。此外,由于在正常的蜜蜂群体内,受群势、蜂王、蜜源、气候等条件制约,雄蜂的产生和存在具有一定的自然限度,当大量种用雄蜂出房后,仍须对父群加强饲养,保持其强群优势,并拥有大量哺育蜂,以保证整个育王期间有健壮的种用雄蜂

备用蜂群和交尾群的准备

在连续大批育王时,对育王群须不断补充适龄哺育蜂,以维护育王群群势、增强蜂群哺育蜂王幼虫的能力。因而事先应选择一批优质蜂群,用其新生的幼蜂补充育王群。

在移虫后的八九天,为给即将出房的新蜂王安排好蜂巢,根据所培育王台的数量组织好相应的小型无王群,一般称为交尾群或核群。为了少使用蜜蜂,交尾群可以采用小型的蜂箱,其中巢框的面积相当于普通巢框的1/2或1/4。这种小型的交尾专用蜂箱,平均每只新蜂王的出房和交配,只需占用0.5~1框蜜蜂(见交尾箱交尾群)。新组成的交尾群内,要有足够的饲料、适量的幼蜂和蛹,加强饲养和护理,防止盗蜂骚扰。交尾群经过一两天的无王过渡后,便可以移入一个成熟王台(即移虫后第11天的王台)。

育王群的组织及管理

凡直接用以培育蜂王的蜂群,统称为育王群,也称处女王哺育群。其中的始工群和继工群,是直接哺育蜂王幼虫的蜂群,对蜂王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宜选用和种用蜂群相同的优良蜂群,而且要求群势强壮,无病、无螨。为增进新蜂王的先天素质,在育王移虫前,还应控制种用母群蜂王减少产卵数量,促使卵子个体发育完全。为使所培育的王台在蜂群中处于最佳哺育部位,除在组织育王群时适当紧缩蜂巢外,宜缩短育王框上的王台板条,王台蜡碗不宜过多,一个育王群一般以不超过20个为宜。育王群常包括以下三种蜂群:①始工群。是人工组成的无王群,即开始接受移入蜡碗内的幼虫,并将蜡碗加工改造成王台的蜂群。始工群一般应在育王前一天组成。为保持其强群优势和培育蜂王的积极性,首先利用少量蜜蜂伴同原蜂王暂时放到另一个蜂箱里饲养;原蜂巢内留下4~6个粉蜜脾和封盖蛹脾,紧缩蜂巢,使蜂群处于无王而又十分紧密的状态,等待接受蜡碗和幼虫。如用“分蜂箱”育王,可从强群里提出5框蜂,其中含有大量适龄哺育蜂,组成无王群。待蜂群稳定后,加入带有小幼虫的巢脾或育王框。在育王期间,对始工群和“分蜂箱”均应加强饲喂,并做好蜂巢的保温和遮荫。②继工群。由于始工群是被迫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对哺育王台幼虫缺乏稳定和持久性,不宜长时间地用于大量育王。为保证蜂王幼虫充分发育,提高人工育王质量,当始工群接受哺育,将人工蜡碗改造成王台后,即将王台转移给继工群去继续哺育,直至完成幼虫发育阶段、王台封盖为止。继工群要求具有强壮的群势、充足的粉蜜和大量的适龄哺育蜂,注意选用有自然育王要求的老蜂王群。为此在转移王台的前一日,宜对继工群的蜂巢先进行调整,提出蜂巢中过多的卵虫脾和其他巢脾,紧缩蜂巢;原蜂王留在巢箱内继续产卵,加上隔王板,在继箱内作为育王区,两个箱体内的蜂巢上下对正,群势不少于18框蜜蜂,各放4~6个巢脾,其中育王区内宜将粉蜜脾分放两侧,里边分放封盖蛹脾,中心部位加入育王框。继工群每培育一次王台,就重新进行一次调整,加强饲喂、保温与遮荫。在蜂群数量有限、育王数量不多时,也可用始工群兼作继工群。方法是在育王框移入幼虫放进始工群后,经过一两天,王台已被接受成功,即将始工群中的原蜂王连同巢脾,一并移回巢箱,将育王部分的蜂巢和育王框移入继箱里,中间加一隔王板。③完成群。人工育王移虫后,经工蜂哺育5天,完成其幼虫发育阶段,王台将全部封盖,转入蛹期。在大量育王时,为尽可能少组织一些育王群,可以将数个进入蛹期的育王框,集中放在一个普通强群(完成群)的继箱里,使蜜蜂保护到王台成熟。但须防止巢箱里的产卵王进入继箱和存贮区的继箱内,不容许出现其他自然王台,以确保所培育的王台顺利完成。此外,须注意防止个别早熟王台的处女王提前出房破坏其他王台。必要时可将已经成熟的王台放入隔王器(一种蜜蜂能通过的王笼)或王台保护圈。

人工育王育王框,须统一编号,在育王过程中按编号做好各项工作记录。移虫、王台封盖、王台分入交尾群、新蜂王出房、处女王交配和预定产卵日期等,都应按预定日程逐项进行。

中蜂群由于无王后容易引起工蜂产卵,因此应选择有分蜂热的有王群作育王群。

育王方法

有以下几种:

移虫法

移虫就是“接种”,一般选择光线充足、环境卫生良好、空气湿润和温度在25℃以上的室内进行。如气温适宜,也可以在避风、遮荫的室外进行。先从种用母群里提出小幼虫脾,用移虫针将孵化24小时内的、最小的雌性幼虫由背部轻轻托起,稳放在蜡碗底中心部位,每个蜡碗移入一个幼虫,然后安放在育王框上及时移入始工群,使蜜蜂哺育并将蜡碗加工改造成王台;待工蜂接受和王台筑成后,再将育王框转移给继工群继续哺育。

在移虫育王时,始工群刚刚组成,育王和哺育王台的准备不足,加之幼虫刚从工蜂巢房里移进入工蜡碗,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哺育蜂才能分泌王浆饲喂给王台幼虫。中国黄子固于40年代采用复式移虫法育王。在第1次移虫24小时之后,将原来移入蜡碗内的幼虫取出,重新移入一个种用小幼虫,然后放回原处,使始工群继续哺育和修整好王台。用这种方法所育成的蜂王质量有明显提高,分泌的王浆也较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得到推广应用。中蜂工蜂分泌王浆量少,更适宜采取复式移虫。

移卵法

中国傅星帆于30年代首创。先将种用母群的卵脾提出平稳放好,将移卵管(一种内外双层的金属管)直插在有卵巢房底部,使卵进入管口内,然后用力旋压移卵管外管,切下巢房底,将卵和巢房底同时提出,移入蜡碗,再用内管将巢房底和卵一并下推,粘结于碗底中心部位,最后送进始工群,使蜜蜂哺育和加工改造成为王台。由于在卵尚未孵化成幼虫之前,蜜蜂已将蜡碗筑成王台,分泌了饲喂蜂王幼虫的新鲜蜂王浆,有利于蜂王幼虫初期的发育。

移巢法

是早期养蜂者采用的育王方法。先切割带有适合育王用的卵或幼虫的巢房,直接粘放于育王框的王台板条上,将巢房口适当扩开,然后放进始工群,使蜜蜂哺育并将巢房改造成王台。此法不必移虫、移卵,比较简便易行。

割脾法

是将带有种用卵虫的巢脾下部割去约50毫米,使卵虫暴露,随后直接放入始工群,使蜜蜂在巢脾底部边缘上直接筑造王台。经过一两天后,淘汰过多的和个体较小的王台。用这种方法育王时,因卵虫的日龄不一,必须掌握好新蜂王的出房日期。

同巢分区育王法

适用于蜂群数量少、育王数量不多且无强群的蜂场;中蜂失王时易发生工蜂产卵现象,因此对中蜂育王尤为适用。可选用品质优良的老龄蜂王群,将蜂巢的一侧的两三个蜜粉脾和封盖蛹脾,用框式隔王板分隔出育王区,将移虫后的育王框放置其中,另一侧为蜂王产卵区。将巢门口移于两区之间的交界处。用此法育王,每次以不超过10个王台为宜,育王框的王台板条宜镶嵌在巢脾的中下部,以集中哺育蜂,获得优质新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