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印度农业经济

沿海地带,即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杜邦南部。盛产香料、橡胶、茶叶、椰子、腰果等经济作物,也产稻米、玉米,畜牧业不发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印度农业在国民净产值中的比重,1950年占58.9%,1960年为54.2%,1970年为47.8%,1980年为40%,1984年又降为36.9%。1981年农业就业人口1.47亿,占就业人口总数的59.4%。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国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中部恒河、印度河平原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250~300公里,是人口稠密和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1857~1947年),除茶叶、黄麻、棉花等少数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的生产有所发展外,农业其他生产停滞不前。20世纪前半期,农业生产总值仅增0.83%。1947年独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增加农业投资,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采用以推广引进高产品种为核心的农业新技术(即“绿色革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1950/51年度至1983/84年度,农业总产值增加近2倍,其中粮食作物增加2.18倍,其他作物增加1.57倍。80年代初以来,经常保持2000万吨左右的粮食储备。

主要农业资源

印度土地面积2.97亿公顷,1985年可耕地面积1.65亿公顷,森林覆盖面积6714万公顷,牧场1185万公顷。全国大部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170毫米,全国约2/3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750毫米以上,只有2%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50毫米。1987年灌溉面积达6600万公顷。全国分为五个农业区:①喜马拉雅温带区。包括喜马偕尔邦和旁遮普邦、北方邦、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的北部。盛产温带水果,农作物有马铃薯、稻米和其他谷物,牲畜主要有绵羊和山羊。②北部干旱区。包括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的西部,德里、古吉拉特邦北部和中央邦西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山黎豆、玉米和甘蔗,牲畜主要有黄牛和水牛。③东部地区。包括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和中央邦东部。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高粱、花生等,牲畜有黄牛和水牛。④南部地区。包括整个德干高原,即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杜邦、安得拉邦和古吉拉特邦部分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咖啡和香蕉,牲畜有黄牛和绵羊。⑤海岸地区。包括印度半岛南端沿海地带,即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杜邦南部。盛产香料、橡胶、茶叶、椰子、腰果等经济作物,也产稻米、玉米,畜牧业不发达。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印度农业在国民净产值中的比重,1950年占58.9%,1960年为54.2%,1970年为47.8%,1980年为40%,1984年又降为36.9%。1981年农业就业人口1.47亿,占就业人口总数的59.4%。其中农业经营者(包括地主、富农、农场主和中小农)9140万人,雇农和农业工人5540万人。另有880万劳力从事农村家庭手工业。同年农产品在全国消费性开支中约占80%,其中食品类占63%,用农畜产品加工的纺织品和家庭用品占16%。在出口贸易中,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茶叶、烟草、棉花、香料、咖啡、可可和水果等。农产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15年内波动于33.2%和42.1%之间。

农业生产概况

印度粮食生产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其他作物有油菜、甘蔗等。1960~1986年,印度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同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2%),其中,60年代粮食年平均增长率为1.84%,70年代为2.9%,1981~1986年平均为3.75%。印度自50年代初期以来,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情况见下表。

印度独立初期,要进口粮食,1949/50年度进口352万吨,1951/52年度进口386万吨。经过努力,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6)期间,粮食增产25.4%,其他作物增产13.1%。5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重点移向工业,农业生产又陷于停滞状态。1965/66年度粮食进口1000万吨以上。6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展农业生产上采取了多种措施;①扩大高产品种播种面积。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小米五类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播种总面积,由1966/67年度的188万公顷增加到1983/84年度的5250万公顷,17年增加了34.5倍。1983/84年度粮食总产量为1.52亿吨,比60年代中期增产1.1倍。70年代共进口粮食2132万吨,1980~1987年总共只进口粮食767万吨。②兴修水利设施。灌溉总面积由1960/61年度的2800万公顷增加到1987/88年度的6600万公顷。③增加各种农业投入。农用拖拉机由1966/67年度的5.4万台增加到1980/81年度的52.3万台。同期,水泵由88.6万台增加到900万台。化肥消费量由1965/66年度的78.5万吨增加到1984/85年度的821.1万吨,增长10.5倍。自1970年起实施为期16年的奶业发展计划,改良畜种,奶的总产量由1970年的2000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4000多万吨,人均54千克。

印度主要农作物产量

农村土地关系和经营状况

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土地制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柴明达尔租佃制,即包税地主制。由包税地主作为国家和土地耕作者之间的中间人,亦称“中间人地主”。实行这种租佃制的约占英属印度耕地面积的40%。②马哈尔瓦里租佃制,或称“联合村租佃制”。即以村为单位由全村耕作者联合向政府交纳地税。实行这类租佃制的约占9%。③莱约特瓦里租佃制,或称“农民租佃制”。即土地持有人直接向政府交纳地税。实行这一租佃制的约占耕地面积的51%。此外,在英国间接统治的500多个印度土邦还有各种名目的采邑地主,也是一种中间人地主制。印度独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到20世纪5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用赎买方式完成了废除中间人地主的改革。各种中间人地主获得67亿卢比的偿金和以“自耕地”名义保留了大量肥沃土地。50年代后期,各邦实行土地持有最高限额立法,由政府征收限额以外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一立法在实行中因受农村富裕阶层抵制,进展缓慢。1985年,各邦测定的限额以外土地计298.3万公顷。其中235.2万公顷已由各邦政府征收;在征收的土地中有181.7万公顷已分配给331.1万人。土改后,农村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关系依然存在,东部地区以分成制出租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的西北部以及印度西部和南部的农业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较大发展。1976/77年度,农村的土地“耕作者”(包括一切自有土地或租入土地的农业经营者,即地主、富农、农场主、中小农)共8150万户,经营土地总面积计16330万公顷,其中占“耕作者”总数59.2%的小农(经营土地2公顷以下)和边际农(经营土地1公顷以下),仅持有土地总面积的23.5%;而占“耕作者”总数2.4%的大农(经营土地10公顷以上)却持有29.3%的土地。此外,还有5500多万雇农和农业工人。

独立后的农业政策

印度政府在1952年底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6),把发展农业作为重点,农业、水利、发电和乡村建设等项在计划总开支中占44.6%。同时,还实行了以取消中间人地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这些政策使印度农业总产值在五年内增加了23%。但是,印度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1)把发展重点转移到建立工业基础,对农业有所忽视。50年代后半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从而印度政府再次把注意力转向农业。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1~1966),印度先后实施了农业精耕县和农业精耕地区计划,对一些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重点的农业投资和补贴,但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1965年9月,印度农粮部提出一个题为《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农业生产:战略和计划》的农业发展方案。这项“新战略”主要是世界银行、美国援印机构和福特基金的专家们所提建议的综合,即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使用以引进高产品种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农业技术和投入,并选择一些雨量充足又有水利设施的地区作为实施这一揽子现代农业技术的对象。“新战略”还规定要在保证使农户有利可图的基础上确定农产品价格机构。为此,政府设立了一个农产品价格委员会,每年在播种季节前公布各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或支持价格,并成立国营粮食公司安排粮食收购。1966~1969年,印度暂停执行五年计划,而发展农业的“新战略”,亦即所谓“绿色革命”却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点。自60年代以来,印度在扩大高产品种播种面积、兴建水利设施和增加各种现代化农业投入方面都作了重大的努力,粮食生产有明显的增长。但直至1983/84年度,印度总人口中还有37%贫困缺粮。1985年公布的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针对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该计划的《前言》中对此作了简要的概括:“这个计划再次提出一个旨在取得4%农业生产增长率的综合农业发展战略。我们将在农村经济中实施包括土改在内的结构变革。这项战略的一个关键特点是要把绿色革命推广到东部地区和干旱地带。这将减少我们在发展中的地区不平衡,并将对消除贫穷作出直接的贡献。”这项战略并针对各类农作物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提出,要在保持粮食自给的同时,做到豆类和油类、甘蔗等农作物的增产,以解决农村人口食物结构中蛋白质缺乏以及耗费巨额外汇进口食油和白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