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土地利用率

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①土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势的高低,土壤的肥瘠,雨量的多少,气温的高低,以及动物、植物、矿产的分布情况等。有许多土地人类尚不能利用,例如高山、沙漠、峭壁、陡坡、未经风化的岩石、积雪深厚的冰盖地等。②经济条件与利用技术水平。土地利用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大。

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

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①土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势的高低,土壤的肥瘠,雨量的多少,气温的高低,以及动物、植物、矿产的分布情况等。有许多土地人类尚不能利用,例如高山、沙漠、峭壁、陡坡、未经风化的岩石、积雪深厚的冰盖地等。②经济条件与利用技术水平。土地利用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大。这又和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一块不适于利用的土地可因技术条件的改变变为可以利用的。故技术进步可以使土地利用率提高。③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病和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利用不可能合理,土地利用率也出现经常变化的情况,如由于农业危机引起耕地的荒废。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往往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浪费和污染。土地利用率的变化,可以从数量上分析资本主义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改造农业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可靠性。土地公有制使土地可以按照国民经济需要和资源特性得到合理利用。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其中,山地、高原、丘陵约6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295万平方公里,仅占31%。中国土地利用结构按1988年的统计:耕地约9589万公顷(14亿亩),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森林11525万公顷(17.3亿亩),占12%;草原面积31908万公顷(47.9亿亩),占33.2%;淡水水面1664万公顷(2.5亿亩),占1.7%;城镇、村庄、道路用地约2600万公顷(约4亿亩),占2.6%。沙漠戈壁19亿亩,占13.2%;裸露石山6.5亿亩,占4.5%;沼泽1.6亿亩,占1.1%;冰川1亿亩,占0.7%;其他30.2亿亩,占21.0%。此外还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约150万平方公里的浅海大陆架。以上数据说明中国尚未纳入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还很多,土地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土地资源数量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后备数量不足,一些地区在土地利用上还出现过度负荷、超载利用的现象,破坏了土地资源。中国土地利用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在保护土地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尽力扩大农业用地,把全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措施有:扩大农业用地,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变宜垦地为耕地。中国的荒地资源约为16亿亩左右。其中,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宜于开垦为耕地的约为5.3亿亩。改造荒地是把荒地改造成各种各样的其他农业用地,如利用荒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把荒地加以改良,使之变成天然牧场和人工牧场;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水面,包括湖泊、海港、滩涂、水库、池塘、渠道等变成渔业和各种养殖业的用地;把一切丘陵山区变成各种农副业的生产原料基地等。

提高土地利用率应注意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能为了扩大耕地、扩大粮田面积而破坏山林和草原,缩小湖泊水面,使林业、牧业和渔业生产受到损失。在扩大农田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上,还应重视保护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改造沙漠,防止土地质地变坏。

土地利用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它的高低只说明各类土地的利用在数量上的变化状况,并不能反映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的质量指标。在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或粗放经营的情况下,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仅说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土地资源的被破坏。应用土地利用率指标必须结合对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保护等有关内容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