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种植制度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间套作、轮连作等种植方式的总称。它必须与当地农业资源、生产条件以及养殖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相适应。如南方水田油菜—稻—稻的种植制度,它既反映了水稻、油菜为主的作物组成和一年三熟制,又体现了油菜与双季稻轮换和单作的种植方式。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环节。习惯上也往往以种植制度的名称来命名耕作制度。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间套作、轮连作等种植方式的总称。它必须与当地农业资源、生产条件以及养殖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相适应。如南方水田油菜—稻—稻的种植制度,它既反映了水稻、油菜为主的作物组成和一年三熟制,又体现了油菜与双季稻轮换和单作的种植方式。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环节。习惯上也往往以种植制度的名称来命名耕作制度

效能

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体现当地、当时条件下农作物种植的优化方案。通过它来统筹兼顾各个方面,达到充分合理均衡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全面持续增产稳产并增进经济收益;培养地力,保护资源,维持农田生态平衡;协调国家地方农户之间对农产品的需求关系;从种植业结构角度促进畜牧业以及林、渔、副等业全面发展,促进多种经营;协调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的关系,如粮食与经济作物、夏粮与秋粮、主粮与辅助粮、饲料绿肥作物的安排等等。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产量、地力、收入、需求、生态等不可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但是应该体现相对的较优方案。如果种植制度不合理,则会引起生产部门之间、作物与环境之间、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或者产生资源利用不合理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高产量,低收入,影响农田生产力降低等情况。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种植制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附表

类型

按作物构成划分,有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也有以饲料作物为主的,或以多年生作物为主的种植制度类型等等。也有混合的,如粮饲并重的种植制度、粮食兼有的种植制度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而粮饲或粮草并重的类型,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苏联;以饲料为主的种植制度主要分布在新西兰、丹麦等。

按降水与灌溉程度划分有:①半干旱地区旱作种植制度,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北、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带、美国大平原西北部、印度南部、非洲半干旱热带等地区。主要作物是小麦、高粱、黍粟等,一年一熟为主;②半湿润地区或湿润地区无灌溉种植制度,普遍分布在欧、美、亚、非各洲雨量较多而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除了旱地作物外,还有水稻;③灌溉旱地种植制度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埃及等地、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水稻,以及牧草,特点是集约程度较高,在生长季长的地方常为一年二熟或三熟;④水田种植制度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以种植水稻为主。

此外,种植制度还常以熟制或轮作命名,例如水田一年一熟、小麦—大豆→玉米二年三熟、麦—稻—稻一年三熟等。牧草→牧草→牧草→小麦→玉米→棉→棉→棉这样一种草田轮作,不仅反映了轮作与连作的关系,也反映了作物组成结构与复种程度,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种植制度

世界种植制度

各国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差异甚大,因而种植制度种类繁多,主要有如下几种。①撂荒制:耕地利用程度极低,一般少于1/3的耕地种植作物,大于2/3的耕地长期弃荒以恢复地力。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耕地的23%;②休闲制:耕地中有1/3~2/3种植作物,其它2/3~1/3留作休闲。主要分布于干旱草原地带,如澳大利亚、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草原地带、美国大平原北部等;③连年耕种制:耕地利用率已大为提高,休闲已减少至耕地的1/3以下,或者全年耕地均种植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或实行轮作,这是当前世界上的主要种植制度。广泛分布于欧洲、美国、中国、东南亚等地;④多熟制:主要在人多地少、生长季长、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应用。如中国东南部、埃及、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见多熟种植)。

中国种植制度

中国幅员广阔,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十分复杂。种植制度的主要特点是:①人多耕地少,土地利用率高,复种指数高达147%(1982年),是世界上复种面积最多的国家。②作物组成中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饲料作物、多年生牧草在耕地上所占比例极低。③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单作与间套作、轮作与连作均有分布。轮作换茬比较灵活,定区式轮作较少(见轮作)。

中国淮河秦岭以南是以水稻为主的一年二熟或三熟制。华北水浇地多以小麦为主的一年两熟制;旱地以玉米、高粱、谷子、甘薯等旱粮为主的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制。东北、西北则以小麦、旱粮一年一熟为主。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地方,只能实行灌溉种植,一年一熟或二熟。

中国的种植制度归纳起来有以下12个类型(见上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