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国水稻主要优良品种

是人们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中国生产的需要,经选择、培育出的水稻群体。该群体的遗传性比较稳定,经济性状和植物形态特征比较一致,在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可得到符合人们要求的高产、优质产品。在生产上起过重要作用,并有代表性的一些品种是:早籼 南特号原名赣早籼1号,原产江西省南昌县,1934年前南昌农业试验场等单位选出。

是人们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中国生产的需要,经选择、培育出的水稻群体。该群体的遗传性比较稳定,经济性状和植物形态特征比较一致,在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可得到符合人们要求的高产、优质产品。

在生产上起过重要作用,并有代表性的一些品种是:

早籼

南特号

原名赣早籼1号,原产江西省南昌县,1934年前南昌农业试验场等单位选出。株高100~120厘米,穗长20~30厘米,每穗粒80~90粒,无芒或间有短芒,千粒重28克,生育期105~110天。苗期耐寒力弱,分蘖中等,较耐肥,抗螟避螟,抗稻瘟病较强,耐旱耐涝,适应性广。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甘肃、河南等省(自治区),1958年推广总面积330万公顷,一般增产10%左右。

莲塘早

1947年江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赣农3425/南特号杂交育成。株高90~110厘米,穗长16~19厘米,每穗粒数60粒,无芒,谷粒小,千粒重23~25克,生育期94~104天,苗期不耐寒,分蘖少,较耐肥,抗倒伏,抗稻瘟病,但易感染赤枯病,易落粒发芽。1958年江西省各地推广2000公顷,较本地早熟种增产5~49%,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川等省也有部分种植。

陆财号

福建省仙游县农民陆财1948年从南特号单株选育而成,1956年定名陆财号。株高110厘米,穗长16~18厘米,每穗80多粒,生育期105~110天。适应性广,耐肥,耐旱,耐涝,分蘖力较差,灌浆慢,粒易脱落,较抗倒伏,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等省。1958年福建全省种植面积达13000公顷左右,比当地一般品种增产10%以上。

矮脚南特

广东省潮阳县灶浦公社东仓大队农民洪春利、洪群英1956年从南特16中系选育成。株高70~80厘米,穗长16~18厘米,每穗粒数65~80粒,无芒,千粒重25克,生育期115~120天,分蘖力强,耐肥力强,不易倒伏,易感稻瘟病、纹枯病,抗逆性不强,易落粒,耐寒性中等。是中国较早推广的矮秆良种,也是中国矮化育种主要矮源之一。60年代初期,中国南方各省广为种植,适应范围较广,一般较当地高秆品种增产10%以上。

二九青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69年用中籼二九矮7号与青小金早杂交育成。属早籼早熟种,株高70~8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挺直,适宜密植。每穗60~8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4~26克,生育期105天左右。感温性强,耐寒性差,分蘖力弱,耐肥力中等,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米质较好,适应性强。曾广泛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在一般肥力条件下,每公顷4500~5200千克;在较高的肥力和管理条件下,每公顷可达6000千克以上。1985年种植面积42.6万公顷。

先锋一号

又名先锋矮。浙江农业大学用广场矮与陆财号杂交,于1966年育成。株高80厘米,穗长20厘米,每穗80粒,结实率75%左右,千粒重25~26克,全生育期115~120天,苗期较耐寒,适于早播,分蘖力中等,轻度到中度感穗颈瘟和纹枯病。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60万公顷,1985年21.7万公顷。

广陆矮四号

广东省农科院1962年用广场矮3784/陆财号杂交,于1967年育成。早籼。株高80~85厘米,穗粒数65~80粒,千粒重26~27克。生育期110~120天左右,分蘖力较强,抗旱力较强,耐肥抗倒,易感纹枯病、白叶枯病。分布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1982年种植面积127万公顷,1985年76.2万公顷,曾是长江流域双季早稻主要品种。

湘矮早9号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用691与湘矮4号杂交育成。早籼,全生育期103天左右,矮秆、长势壮旺,穗大粒多,单株分蘖力强,根群发达,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穗粒数120粒左右,耐肥力较强,抗白叶枯病力较弱。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1982年种植面积达75万公顷。

原丰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室1971年用钴60γ射线照射科字6号,后经过选育于1973年育成。株高79~80厘米,穗长21厘米,每穗粒数80~90粒,千粒重22~23克,生育期105~110天,苗期抗寒力较弱,耐肥力中等,易感稻瘟病、白叶枯病,不易早衰,不易落粒。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1982年种植面积达79万公顷,1985年13.5万多公顷,每公顷一般产5250~6000千克。

红410

浙江省温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珍汕96与龙菲313杂交育成珍龙410。福建省同安县良种场引进后发现分离现象,从中选出稃端红色的株系而育成此品种。株高60~80厘米,千粒重28~30克,每穗仅40~60粒,全生育期110~115天,结实率85~95%,穗短,较抗病虫害,谷壳薄,易在穗上发芽。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推广面积达49万公顷,1985年27.4万公顷,一般每公顷产3750~4500千克。

竹系26

江苏省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竹莲矮中选取变异单株,于1974年育成。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适中,生育期110天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结实率80%左右,灌浆速度快。生长清秀,后期转色好,秧龄弹性大。每穗60~70粒,千粒重24克左右,米质较好。耐肥力中等,可在中等肥力地区搭配种植。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1985年种植面积15万公顷。

中籼

胜利籼

1932~1936年湖南省第二农事试验场从湖南省湘潭县农家品种“选秥”选单穗培育出来的早熟中籼良种。1937年定名选秥一号,1939年改名胜利籼。高秆株型,根系发达,茎秆粗硬,剑叶倾斜,稻穗露剑叶之上,俗称“晒面禾”。穗长大紧束整齐,着粒较稀,穗下部不实率高。粒细长饱满,无芒,稃尖谷壳带黄白色。腹白较大,碎米率较高。耐瘠、耐旱、较耐肥,不易落粒,能避免螟害,感稻瘟病较轻,感白叶枯病重,易感胡麻叶斑病。再生力强,产量高而稳定。分布长江流域各省(包括豫南),40年代成为全国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1957年不完全统计,总栽培面积130万公顷以上。比地方种增产10~30%,是中国籼型良种的主要育种亲本之一。

中农4号

中央农业实验所四川工作站从湖南地方种临湘铁脚早中系统选育而成。株高133~150厘米,叶鞘及茎秆基部均呈紫红色,穗长21~25厘米,每穗粒数110~140粒,千粒重25~27克,全生育期126~140天。耐肥、秆硬抗倒,感病虫害轻,具有成熟快而整齐的优点。但苗期不耐寒。分布于四川、江苏、湖北、广西、安徽、福建等省(自治区),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南方稻区主要中籼良种之一。1957年统计,当时生产上还有85万公顷,至60年代被矮秆良种取代。

广场13号

原名13027号,原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胜利籼/南特号杂交育成。属早籼迟熟或中籼。生长势强,株高143厘米,每穗96粒,谷粒有短芒,米质中等,千粒重27克,分蘖力中等,抗旱力和耐盐碱力较强,耐寒力中等,对穗颈稻瘟感染中等,抗白叶枯病较弱。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的南部,1958年在佛山、高要、惠阳等地栽培面积达3.7万公顷。矮化育种用其作亲本,育成了广场矮等一系列矮秆品种。

南京1号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胜利籼/中农4号杂交育成,又名399,属高秆中籼。株高138~145厘米,穗长25~28厘米,每穗粒数104粒,千粒重26.3克,无芒、无色。全生育期123~133天,可作早籼迟熟种。苗期耐寒力弱、耐肥、较抗稻瘟病。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适应性广,比同期地方品种增产6.3~33.4%。

泸场3号

1951年原四川川南农业试验场从泸县秧公子中系选育成,属高秆中籼早中熟种。株高135~140厘米,穗长25~27厘米,每穗着粒125~140粒,千粒重25~26克,无芒。秆节、稃尖为紫色。全生育期133~135天。苗期较耐寒,长势茂盛,较抗稻瘟病,感纹枯病轻,适应中上等田栽培,肥多易倒伏。主要分布于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中稻区,1952~1958年,每年种植23万公顷左右,60年代以后,被矮秆中籼品种取代。

矮仔秥

原产南洋群岛,194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一华侨引进。属中籼或早籼迟熟品种,矮秆株型,株高80~100厘米,穗长19~23厘米,每穗粒数120粒,千粒重26克左右,生育期140~150天。分蘖力强,耐肥,不易倒伏,抗寒力强,易染稻瘟病。分布于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1958年广西推广约1万公顷,比一般品种增产30~50%。是中国较早推广的矮秆良种,也是矮化育种重要的矮源之一。

广场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56年用矮仔秥4号与广场13杂交,于1959年育成。株高70~80厘米,茎秆粗壮坚韧,节间短,叶片短宽挺直,叶色深绿。每穗70~8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谷粒有短芒,米质中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抗倒耐肥,但不耐寒,抗白叶枯病力也弱。适应性广,不论是平原、丘陵,凡是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均适宜种植。一般每公顷产5250~6000千克,高的达7500千克以上。60年代曾是广东等省的当家品种之一。

珍珠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58年用矮仔秥4号/惠阳珍珠早杂交,于1962年育成。属中籼或早籼迟熟品种。株高90~95厘米,穗长19~20厘米,每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4~25克,生育期125~130天。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米质中上,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有轻度感染,耐寒性较强,不易早衰。1978年广东全省推广面积83.7万公顷。分布在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

南京11号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于1967年用高秆的南京6号与矮秆的二九矮4号杂交育成。株高9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0粒,千粒重26~28克,生育期125~130天,抗寒力强,耐肥、抗倒,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一般,抗纹枯病弱,易在田里发芽。分布于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广东等省,1982年推广面积49.8万公顷,1985年17万多公顷,每公顷产5250~6000千克。

泸双101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71年以矮脚南特号/马边双须谷杂交育成,全生育期135~137天,属中籼早、中熟种。株高95~100厘米,分蘖力中等,每穗着粒110~125粒。穗长25~27厘米,穗尖有顶芒,谷粒浅黄色,米质中上,出糙率80%,精米率75%。苗期较耐寒,叶色淡绿、株形紧散适度,分蘖中上,成穗率75%,后期转色良好,对光温反应迟钝,适应性广,较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一般每公顷6750千克左右,高的7500千克以上。1976年在四川最大面积达96万公顷,是70年代中稻地区主要良种之一,至1985年生产上还有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两省及贵州省北部,陕南、鄂北也有少量种植。

桂朝2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于1973年用晚稻佳阳矮49和朝阳早18杂交育成的。中籼。株高100厘米,每穗粒数80~100粒,千粒重25克左右,晚稻种植生育期110天,作早稻种植130天,作中稻种植145~150天。抗纹枯病力较强,易感稻曲病,后期若遇台风雨容易倒伏和出现穗发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一般每公顷产6750千克左右。稻米加工品质较好,但食味品质较差。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种植面积达208万公顷。1985年还有81万多公顷。

晚籼

浙场3号

1949年前浙江省稻麦改良场选育,全生育期130~145天,属晚籼迟熟种。高秆株形,株高90~120厘米,分蘖力强,穗小,每穗粒数50~90粒,千粒重20~22克,米质较优。后期较耐寒,不耐肥,易倒伏,抗稻瘟病差,能避螟害,适应性广。主要分布于浙江、四川两省作双季晚稻,少数地区作一季晚稻。

浙场9号

1949年前浙江省农业改进所从宁波地方品种晚青中选出,全生育期150~160天,属晚籼迟熟种。高秆株型,株高100~120厘米,分蘖力很强,秆细软,不抗倒伏。穗长18~19厘米,每穗80~100粒,有短芒,千粒重26克左右。较耐肥,抗颈稻瘟病弱。40~50年代分布于四川泸州、江津,江西南昌、上饶及浙江省西北部,湖南、福建等省也有部分种植。一般每公顷产3000~3750千克,比地方种增产10~26%。

包胎矮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农业试验站于1959年用中山红136与秋矮133(矮仔秥)杂交选育而成。株高105厘米,穗大粒小而饱满,一般每穗80~10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2克左右,全生育期140~145天。适应性广,较耐肥、抗病、易脱粒,但易感胡麻叶斑病,抗寒力较强,抽穗期遇“寒露风”为害时较其他晚籼损失率低。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推广面积20万公顷,1985年3.6万公顷。

包选2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农业试验站从包胎白分离单株选育而成。株高100~105厘米,穗中长,每穗粒数85粒,千粒重21克左右,生育期105~110天,分蘖力中等,抗病虫力较强,适应性广,产量稳定,较易倒伏,抗寒力中等。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广东省种植面积49万公顷,1985年24.4万公顷。

团结1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6年从广二矮变异单株选育而成。株高85厘米左右,穗大粒多,每穗100粒,结实率高,千粒重23克左右,生育期125天左右,耐寒力强,适应性广,抗白叶枯病差,易受虫害,抗落粒性、抗倒伏性均较弱,后期有早衰现象。分布于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1982年种植面积24万公顷,1985年12.2万公顷,一般单产3700千克/公顷。

余赤231-8

湖南农学院用余晚6号与赤块选杂交选育而成。1975年定型,1977~1978年参加省区域试验,产量列供试品种首位。该品种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80~9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抽穗成熟整齐,谷壳薄,糙米率80%,米白色透明,心腹白小,米质和食味好。适应性广,对黑尾叶蝉,青、黄矮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均有一定抗性,后期耐寒性也强,适宜中上肥力水平的田种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1985年种植面积34.5万公顷。

粳稻品种

黄壳早廿日

江苏省江阴县农民唐宝铭从地方种早十日中选出。1952年后进行试验推广。中粳。株高120~130厘米,穗长20厘米,有长芒,每穗100粒,千粒重26克左右,生育期140~150天,分蘖力强,较耐肥,易感染病虫害。分布在江苏省,比当地品种增产10%以上,在安徽、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也有分布。

水原三百粒

1948年天津市小站农民潘富荣秋收时在种水原的田里发现了一株(三穗)秆硬、不倒、穗大粒多的稻子,保留繁殖而成。中粳。株高110~115厘米,穗长17.4~20厘米,每穗122~164粒,千粒重27克左右,生育期在北方为150~160天。耐寒、抗倒,穗紧密整齐,不易落粒,在河北省表现对稻瘟病抵抗力不强。分布于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比当地种增产30%左右。

银坊

原名中生银坊主,1940年由日本富山县农事试验场引入,开始在天津军粮城农业试验场种植,1947年在天津推广。中粳。株高107~115厘米,穗长15~20厘米,每穗140~170粒,无芒或偶有短芒,千粒重27克左右,生育期155~166天。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品质优良,有粘性,不易落粒,耐寒性也强,对稻瘟病抵抗力较弱,粒易发芽。分布于河北、四川、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江苏、福建等省,比当地种增产30%左右。

南粳35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农垦57×桂花黄)/IR26〕F1和(农垦57/台中育39)的复合杂交,于1978年育成。中梗。株高90厘米左右,穗粒数130左右,千粒重23~25克,结实率85~90%,生育期140~143天,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弱,中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后期耐低温性偏弱,灌浆速度慢,千粒重偏低,易穗上发芽。1982年江苏省种植面积达3万公顷左右。

川大粳稻

是前四川大学农学院从台湾引进的台农38号中单穗选出。中粳。株高110~120厘米,叶片较宽,颜色深绿,穗大粒多,着粒较密,腹白少,米质好。分蘖中等,耐肥,苗期耐寒,较抗病,成熟整齐。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面积种植。

西农175

原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株高100厘米左右,每穗100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60~170天。株型紧凑,叶直生,耐肥、抗倒,特别适合于较高度的密植。比较耐寒,成熟性能较好,出米率高,米质较为优良,还有比较耐涝、抗旱、稻草产量高等优点。适宜贵州省高寒半山坝地栽培。

桂花黄

又名苏粳1号。江苏省苏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意大利的伯利拉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品种。作单季稻150天左右,株高90~100厘米,每穗80粒左右;作后季稻125~130天,株高约70厘米,每穗60~70粒,千粒重26~27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生长清秀,耐肥抗倒,叶片短宽、挺直,叶肉厚,叶色深,分蘖弱,穗大粒多。较抗稻瘟病和纹枯病。作单季稻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7500千克,作后季稻5500~6000千克。江苏省曾发展到67万公顷。

老来青

上海市松江县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从当地晚粳中选出。晚粳。株高122厘米,成熟时茎秆仍带绿色,穗长20~21厘米,无芒或有顶芒,千粒重30~32克,生育期,单季晚稻145~175天,作双季晚稻140~149天,耐肥,较抗倒伏,空壳率低,抗白叶枯病较强,但易感纹枯病和穗颈稻瘟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两岸及浙江省东部北部平原,比当地品种增产10~22%。

沪选1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从农垦57中系统选育而成。晚粳。株高75厘米左右,穗长13厘米,每穗40~45粒,实粒率85%,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30~135天,谷壳薄,出米率高,后期耐低温能力较强,抗病力中等。分布于江苏、湖北、安徽、广东、上海等省市,1982年推广面积3万公顷。

农垦58

原农垦部1957年由日本引入,定名为农垦58。晚粳。株型紧凑,秆较矮,株高一季晚稻98~112厘米,双季晚稻65~80厘米,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灌浆快,后期抗寒,较耐迟播,适应性广,穗长15~19厘米,每穗65~90粒,结实率82%,作单季晚稻有顶芒,作双季晚稻无芒。千粒重26~29克,作单季晚稻种植生育期165~170天,作双季晚稻为145天左右,较抗白叶枯病,不抗黄矮病及穗颈稻瘟。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省。1975年长江流域种植345万公顷左右,一般单产6000千克/公顷以上。

农虎6号

浙江省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农垦58/老虎稻杂交育成。属迟熟晚粳品种。株高,一季晚稻100厘米左右,双季晚稻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坚韧,剑叶角度小,叶色浓绿。穗形较紧,着粒密,每穗50~60粒,千粒重24~28克,米质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全生育期一季晚稻为165天左右,双季晚稻为140天左右,耐肥抗倒,抗寒力也强,不易早衰,较抗稻瘟病、小球菌核病和黄矮病。分布于上海、安徽、浙江等省(市),一般单产4500~5500千克/公顷,高产可达7500千克/公顷以上,1982年种植面积22.9万公顷。

鄂晚5号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鄂晚3号与4243杂交,于1976年选育而成。晚粳。株高85~95厘米,穗长16~19厘米,每穗60~70粒,千粒重23~24克,作双季晚稻生育期120~125天。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成穗率高,抗病性较好,特别是抗白叶枯病,较抗稻瘟病、纹枯病等,容易脱粒。分布于湖北,1982年种植1.4万公顷,比沪选19增产10.2%以上,一般单产5500~60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面积18.6万公顷。

台中65

台湾省台中区农业改良所于1936年育成,亲本是龟治和神力。株高110厘米左右,无芒,每穗粒数60~90粒,千粒重25克左右。全生育期100~120天,抗寒性中等,较抗倒伏,抗白叶枯病,感染稻瘟病,对斑飞虱有一定的抗性。籽粒圆形,透明度好,心白极少,米质好。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台湾省的主要推广品种,1957年的种植面积为10.5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4000~5000千克/公顷。

嘉南8号

台湾省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于1941年育成,亲本是南育183和台中65。株高10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为100~120粒。千粒重22~23克,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抗寒,抗倒伏性中等,抗白叶枯病。籽粒短宽呈圆粒,透明度较高,食味品质也好。60年代为台湾省的重要推广品种,最高年种植面积14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300~500千克/公顷。

台南5号

又名南改育24号,由台湾省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于1965年育成,亲本是高雄18和嘉南8号。株高105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5~110粒,千粒重约26克,全生育期100~120天。耐寒性较强,抗倒伏性中等,抗白叶枯病,也较抗稻瘟病。在台湾省各区均有种植,大面积推广达20年之久(1966~1986年)。70年代中期,最大种植面积达40多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4500~5500千克/公顷。

台农67

台湾省农业试验所用台中试138和台农61作亲本于1978年育成。株高10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70~90粒,千粒重25克左右。全生育期100~110天,抗寒,抗倒伏,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粒短宽呈圆形。籽粒透明度高,食味品质好,为台湾省80年代主要推广品种,全省各县均有种植,最高年种植面积达45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4000~6000千克/公顷。

杂交稻优良组合

南优2号

二九南1号A×IR24。株高10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44天,杂交优势明显,分蘖力强,每穗150粒左右,千粒重24克左右,抗倒性和抗病性均较差,易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抽穗期不耐高温,结实率低,易落粒。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南优6号

二九南1号A×IR26。作中稻株高为90厘米左右,作晚稻为80厘米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间有短芒。生育期中稻132天左右,晚稻125天以上,分蘖力较强,抽穗整齐,耐肥抗倒,较抗白叶枯病,抽穗扬花期间对温湿度反应敏感。分布于江苏、湖北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一般单产6000~7500千克/公顷。

汕优2号

珍汕97A×IR24。株高90~110厘米,穗长21厘米左右,每穗110~140粒,结实率70~80%,千粒重27~28克,全生育期,作中稻为130~140天,作双季晚稻为125~130天,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对高低温适应能力较强,较抗稻瘟病,不抗白叶枯病,易感纹枯病,适应性较强。分布于湖北、福建、江西、广东、四川、贵州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一般单产6000~75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229万多公顷。

汕优6号

珍汕97A×IR26。作一季稻株高90厘米,作双季晚稻80~85厘米,作一季稻每穗150粒左右,作双季晚稻120粒左右,结实率80~85%,千粒重25~26克,生育期一季稻138天,双晚125天,分蘖力强,成穗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强。分布于安徽、福建、湖北、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省,1985年种植面积90.4万公顷,一般单产6500~7500千克/公顷。

汕优63

珍汕97A×明恢63。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9天,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天。苗期较耐低温,秧田出叶速度快,分蘖力强,生长繁茂,青秀,穗大,结实和成穗率高,米质较优,适口性好。对稻瘟病抗性较强,但对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抗性较弱。1985年推广面积39.3万公顷。

威优6号

V20A×IR26。株高85~100厘米,穗长21~23厘米,每穗130粒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生育期125~130天,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成穗率高,耐肥抗倒,抗病能力较强,后期易早衰。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四川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为106万公顷,1985年种植117万多公顷。

威优35号

V20A×二六窄早。早籼。株高85~95厘米,千粒重27~29克。耐肥抗倒,后期转色正常,能抗多种稻瘟病生理小种,较抗稻飞虱和纹枯病。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适宜在23°N以北、28°N以南地区作双季早稻,1984年推广4.5万公顷,单产75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9.2万公顷。

威优64号

V20A×测64。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旺,抽穗整齐,有效穗多,结实率高,全生育期早稻125天左右,作晚稻为108天。分蘖力强,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省,1984年种植20万公顷左右,1985年种植61.6万公顷。

黎优57

黎明A×C57。株型整齐,株高105~110厘米,出米率80~83%。耐肥,抗倒性强,抗白叶枯病较差,在较低生产条件下增产幅度大,一般单产8250~90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9.4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