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燕麦育种

也进行了此项工作。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各主产国进行品种改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方法。1914年E.Von.瑟马克(Tschermark)首先进行燕麦育种的研究工作,他用普通野燕麦与普通栽培燕麦进行杂交(A.fatua×A.sativa),得出完全受精结实,后代可育的种子。

采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选育燕麦优良新品种。

引种在燕麦生产中起过重要作用。19世纪美国从苏联引入俄国绿,由中国引入大粒裸燕麦;欧洲大陆从英国引入维多利亚(Viotoria);中国60年代从苏联引入的维尔1998(ВИР 1998)后定名为华北2号,从法国引入的纳普里米(Nuprime)定名为永492等,均大面积推广种植,增产效果显著。

系统选择简单易行。美国1878年和1892年从防锈(Rustproof)品种中系选出布特(Burt)和富尔干(Ful-ghum)两个品种,都是生产中曾利用的著名良种。中国40年代从山西五寨莜麦(裸燕麦)中系选出的三分三,至今仍是华北地区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70年代从山西宁武裸燕麦中系选育成的晋燕2号,也是华北著名良种之一。

1870年美国C.普林格(Pringle)在夏罗得市(Char-lotte)最早开始燕麦杂交育种工作。不久,英国P.谢里夫(Schriff)也进行了此项工作。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各主产国进行品种改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方法。1914年E.Von.瑟马克(Tschermark)首先进行燕麦育种的研究工作,他用普通野燕麦与普通栽培燕麦进行杂交(A.fatua×A.sativa),得出完全受精结实,后代可育的种子。70年代,美国用大燕麦、野红燕麦、普通野燕麦、地中海燕麦与普通燕麦杂交,分别选育出抗旱、抗病、抗寒力强的丰产或高蛋白(蛋白含量22~27%)品系。

应用物理、化学诱变对于改进燕麦单一性状,如早熟、矮秆、抗病等也很有成效。1959年和1961年美国分别用热中子、X射线辐射育成的弗洛腊特(Flo-red)与阿拉莫X(Alamo X)都比原品种秆硬、抗锈、抗倒,因而提高了产量。1974年中国山西农业科学院用钴60γ射线辐射育成的雁红3号,比原品种华北1号早熟,抗倒,增产20%以上。1976年河北省察北牧场辐射处理(华北2号×青海甜燕麦)的杂种后代,育成了冀辐2号裸燕麦,比推广种永492显著增产。

20世纪以来的研究又证明四倍体、六倍体种群内的种间杂交容易成功,后代可育;而二倍体种群内只有少数种间杂交可获成功,后代可育。二倍体种通常携有抗病、抗寒、抗旱的基因,但与六倍体杂交其后代往往不育或部分可育,利用四倍体作为桥梁种进行梯级复合杂交和回交可克服这个问题,并促进种间基因的渗透或交换,为燕麦新品种选育开僻了重要途径。

中国燕麦的育种目标,主要是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力强的裸燕麦新品种。60年代末,利用国外春性、弱冬性的有稃燕麦与当地裸燕麦杂交,育成了蒙燕号、晋燕号、冀燕号等一批新品种,这些品种抗倒伏、抗旱、抗病、千粒重高,比原推广品种产量提高10~25%。在华北地区燕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把带稃型燕麦的某些优良性状转育到裸燕麦上来,中国的育种工作者还进行了皮裸杂交的研究。带稃型与裸粒型杂交的杂种第一代,顶部或中部小穗内或多或少出现有裸籽粒,余为带稃粒;带稃性状不存在显、隐性关系;杂种第二代选出的全裸粒单株,一般在第四代可趋稳定。但杂种第四、第五代表现为裸粒型株,仍会出现带稃型籽粒。如果是皮(稃)裸混合型株,即使第七、第八代以后仍有分离。在各个杂种后代中带稃型籽粒出现比例的多少与气候有关,天旱则多,雨涝则少。用X射线、热中子进行辐射育种效果不理想,不容易得到籽粒产量高,抗病性好,产草量高的新品种。用钴60γ射线照射干种子,当剂量增加到3.5万伦琴时,胚根缩短呈鸡爪状,芽鞘发达而硬化,幼苗长至1~2厘米时停止生长,逐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