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苎麻夜蛾

学名Cocytodes caerulea Guenée。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太平洋南部若干岛屿及中国各苎麻产区。幼虫食害苎麻叶。苎麻受害严重时,叶片被食一空,仅留叶脉和叶柄,麻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成虫体长28~32毫米,翅展70~81毫米,头部深褐色,胸部和前翅赭褐色。

苎麻害虫。学名Cocytodes caerulea Guenée。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太平洋南部若干岛屿及中国各苎麻产区。幼虫食害苎麻叶。苎麻受害严重时,叶片被食一空,仅留叶脉和叶柄,麻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成虫体长28~32毫米,翅展70~81毫米,头部深褐色,胸部和前翅赭褐色。前翅的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和亚外缘线呈黑褐波状,肾状纹褐色,内具3个黑褐色小斑;后翅黑褐色,中有青蓝色横带3条。卵扁圆、色乳白,长约1毫米,卵壳有放射状纵纹,间有横纹。幼虫共6龄,3龄前体色淡黄绿,3龄后体色多变,通常有黄白型和黑型。黄白型幼虫色黄白,体背各竹有5~6条黑横线和黄白纹,第八和第九腹节黄色,气门上线和气门线黑色,气门下线呈黄带,亚腹线由不连续黑斑组成。黑塑幼虫体黑色,体背各节有5~6条黄白色横纹,气门上线和气门下线黄白色。末龄幼虫体长53~66毫米。蛹暗红褐色,长25~30毫米,第四腹节背面有稀疏刻点,5~7节背面和腹面前缘有几排细密刻点,末端圆,有红色圆头刺1对。在苎麻根际枯枝落叶中或土下化蛹。

长江流域年生3~4代。各代幼虫的盛发期:3代区第一代为5月上中旬,第二代为7月上中旬,第三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4代区第一代为5月上中旬,第二代为7月上中旬,第三代为8月上中旬,第四代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各世代发生很不整齐,常世代重叠。浙江杭州的各虫态历期:卵约5天,幼虫15~28天,踊11~29天,成虫寿命5~7天,在湖南北部,末代成虫寿命可达100余天。成虫昼伏夜出,黄昏后、黎明前后最盛,有趋光性和远距离迁飞性。成虫需补充营养,羽化后一天便可交配,3~4天后产卵,卵集中产于麻株中、上部叶背,每片叶产卵400~600粒。初孵幼虫群集在顶部叶片为害,収食叶肉成筛孔状,并在孔周围残留灰白色表皮,3龄前活跃,稍受惊动即吐丝下垂转移;3龄后分散为害,遇惊常抬头左右摆动,口吐黄绿液或坠落地面:5~6龄幼虫食量大增,每头日食3~5片叶。药剂防治宜在3龄前进行,喷施甲胺磷、敌百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