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苎麻黄蛱蝶

学名Pareba vesta Fabricius。鳞翅目,蛱蝶科。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各苎麻区。幼虫食害苎麻、荨麻嫩芽和叶片,造成麻肉变薄,品质下降。丘陵山区发生多于平原。成虫体长20~26毫米,翅展56~70毫米,前后翅土黄色。前翅楔形纹褐色,前缘和外缘黑褐色,外缘黑褐色部分内有土黄色斑8~9个;后翅近外缘黑褐色部分内有土黄色斑8个。

苎麻重要害虫。又名苎麻斑蛱蝶。学名Pareba vesta Fabricius。鳞翅目,蛱蝶科。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各苎麻区。幼虫食害苎麻、荨麻嫩芽和叶片,造成麻肉变薄,品质下降。丘陵山区发生多于平原。

成虫体长20~26毫米,翅展56~70毫米,前后翅土黄色。前翅楔形纹褐色,前缘和外缘黑褐色,外缘黑褐色部分内有土黄色斑8~9个;后翅近外缘黑褐色部分内有土黄色斑8个。卵近圆柱形,竖立叶背,长0.9~1.0毫米,宽0.6~0.7毫米,卵壳有纵隆起线,初产时鲜黄色,后转棕黄色,孵前呈灰褐色。幼虫雄虫9龄,雌虫10龄。末龄幼虫体长30~35毫米,头部赤黄色,前胸背板和腹部臀板黑褐色,其余各节蛋黄色,背线、亚背线、气门线、基线绛紫色,胸、腹部背面生有枝刺,基部蜡黄色,其余紫黑色。幼虫老熟后,吐丝叶背主脉上,用臀足勾住,倒悬株间。一天后化蛹,蛹体长20~25毫米,蛋黄或肉色。

长江流域麻区及福建年生2代,以幼虫在麻地附近的杂草、灌木丛林、背风向阳的土坡裂缝中群集越冬。浙江杭州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第一代幼虫6月中旬孵化,第二代9月中旬孵化,11月越冬。福建发生期略早。湖北越冬幼虫于3月中下旬向麻地转移,为害头麻,取食幼芽,晚转移者,取食嫩头;6月上旬食害头麻叶片和二麻幼苗;9月上中旬食害三麻幼苗。第一代卵期平均6天左右,幼虫期61~80天,蛹期8~9天;第二代卵期7~9天,幼虫期220~260天(包括越冬期),蛹期11~13天。成虫寿命8~12天,早、晚活动迟缓,中午活跃,夜间栖息麻叶背面,羽化后2~3天交配,1~2天后产卵。每雌产卵400~780粒,一片麻叶可着卵200~300粒,叶片下垂,天敌有捕食螨。初孵幼虫于清晨、傍晚群集顶部叶背,咬食叶肉,被害叶呈焦枯状;3龄幼虫分散为害。在第一、二代发生期,卵孵化60%时喷施敌百虫。第二代幼虫发育到4~6龄时越冬,有“见青就钻,见暖就蔫”的习性,以离麻地1~5米处潜伏最多,可于3月上旬和11月上旬选晴天在麻地四周喷1米宽的甲胺磷药带,杀死越冬幼虫。在头麻、二麻收获时,每一蔸麻留脚麻1~2株,诱捕幼虫。三麻收获后2~3天,在越冬幼虫未转移前,每亩放置伞形草把50~60个,诱捕幼虫,到翌年出蛰前收集烧毁。翌年春季气温上升到17℃以上时,越冬幼虫迁回麻地为害。

苎麻天牛及鞘翅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