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国农业昆虫学研究机构

中国农业昆虫研究机构,分别隶属于各级农业科学院(所)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所属有关研究所(室)和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研究所三个系统。农业科学院(所)和政府部门中的昆虫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设植物保护研究所,虫害部分设有农业害虫研究室、迁飞害虫研究室、农业病虫基本调查研究室及农业害虫标本馆。

中国农业昆虫研究机构,分别隶属于各级农业科学院(所)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所属有关研究所(室)和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研究所三个系统。

农业科学院(所)和政府部门中的昆虫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设植物保护研究所,虫害部分设有农业害虫研究室、迁飞害虫研究室、农业病虫基本调查研究室及农业害虫标本馆。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全国农业害虫的研究规划;研究全国性重大害虫的发生规律、应用基础理论及综合防治技术;组织全国农业害虫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配合该所农药研究室,研究创制杀虫剂新品种、新剂型;研究杀虫剂使用技术,病虫抗药性监测及控制技术,杀虫药剂在农产品上残留监测技术;负责组织全国各化工、农药研制单位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评价试验,为中国农药生产提供依据。1987年该所从事与农业害虫有关各类研究人员74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设的茶叶、棉花、麻类、烟草、甜菜、果树、柑橘、蔬菜、作物品种资源等专业研究所及部属中国水稻研究所内,均设有植物保护研究室(系),研究该作物的全国性重要害虫的防治技术及品种资源的抗虫性鉴定等。

1980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成立,下设12个专题研究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家天敌昆虫资源出境的审定及统一管理向国外的天敌昆虫引种工作;研究全国重要天敌的保护和大量繁殖利用技术,组织全国生物防治的技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988年有研究人员53人。

各地农业科学院(所)系统中,1957年前曾分别建有华北(北京)、东北(吉林省公主岭)、华东(江苏省南京)、中南(湖北省武汉)、西南(四川省重庆)、西北(陕西省杨陵)等大行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下设植物保护系害虫研究室。1961年后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或改为农业科学院,下设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害虫研究室,有的还设有生物防治研究室。各省(市、自治区)植物保护研究所虫害研究室及生防研究室,主要任务是研究本省(市、自治区)重大害虫的防治技术,以及组织协调本省(市、自治区)害虫研究计划和学术交流。

为防止植物检疫害虫的传播扩散,1956年成立了由农业部直属的植物检疫实验室,1964年改建为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在昆虫方面,下设虫害室及情报资料室,主要任务研究国内外植物检疫害虫的分布动态、传播途径、检验鉴定和灭虫(检疫处理)技术等;并对各口岸动植物检疫所、站进行业务指导。

1979年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设有昆虫研究室,主要研究热带作物害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检疫技术、农药使用技术等。

1952年由粮食部购销储运局技术室开始从事全国贮粮害虫区系及防治研究。1956年成立粮食科学研究所,研究贮粮螨类及害虫防治技术。该所于1960年扩大为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下辖5个所,其中粮食科学研究所于1965年迁往四川后,改名为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1959年郑州粮食学院成立后,亦建立了贮粮害虫防治实验室,1984年改为郑州粮食学院粮食科学研究所仓库害虫研究室。这些研究机构,都将贮粮害虫、贮粮螨类的区系分类、仓虫生理、抗性及防治技术,列入各自的研究内容。

高等院校所属有关研究所(室)中的昆虫研究

1978年中山大学成立昆虫学研究所,设有昆虫生态研究室、昆虫病理及生物工程研究室、昆虫分类研究室和昆虫生理研究室,从事有关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1988年有教授、副教授及其他教师与技术人员共58人。1973年福建农学院成立生物防治研究所,以从事天敌昆虫寄生蜂为主,兼及蜻蜓分类和害虫防治技术研究。1986年北京农业大学成立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所,昆虫部分设有昆虫生理及毒理、昆虫生态、昆虫形态及分类、生物防治及作物抗虫性等研究室,着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1988年有教授、副教授及其他教师30余人。1977年华中师范大学成立昆虫病毒研究室,1979年武汉大学成立昆虫生理和昆虫病毒两个研究室,1980年华南农业大学成立昆虫毒理研究室。1985年西南农业大学成立昆虫分类与生理研究室、应用昆虫螨类研究室。1980年南京农业大学成立农业昆虫研究室。这些研究室都从事农业害虫的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在全国各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教师中,也有部分人员长期进行昆虫研究。西北农业大学还设有昆虫博物馆。

台湾省的大专院校从事农业昆虫研究的专门机构,如台湾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中兴大学农学院昆虫系均设有相应的研究所,屏东农业专科学校植物保护科亦研究害虫防治。

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研究所的昆虫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及各省(市、自治区)科学院系统内,1953年成立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1962年与原动物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该所内在昆虫方面设有昆虫分类区系、昆虫生态、昆虫生理、昆虫药剂毒理和昆虫外激素等5个研究室及昆虫标本馆,以从事昆虫学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例如昆虫分类区系、系统发育和进化理论;昆虫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因素的关系、重要害虫数量变动规律、昆虫生长发育、营养的生理生化机制和昆虫致病机理;杀虫剂的毒理机制和害虫抗药性管理;昆虫信息素的合成及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重大农业害虫的综合治理和资源昆虫开发利用的研究。1988年有研究人员近200人。

195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下设昆虫生理研究室,主要从事昆虫激素和昆虫神经生理W究;昆虫分类研究室,从事原尾虫、蝗虫、白蚁和蝇类等昆虫分类区系研究;环境毒理研究室,从事杀虫剂的毒理、害虫抗药性和杀虫剂在环境中运转、归宿与解毒酶的关系;化学生态研究室,从事昆虫信息素结构鉴定和应用技术研究;昆虫病毒研究室,从事昆虫细胞组织培养和病毒治虫研究。1988年该所有研究人员164人。

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昆虫研究所,1961年改称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1972年改属广东省,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主要从事害虫天敌资源和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柑橘害虫以及白蚁等害虫综合治理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1988年有科研人员109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内,设有昆虫病毒、昆虫病原菌研究室,主要从事昆虫病原微生物(苏芸金杆菌)、昆虫病毒的资源调查、毒株保藏、害虫防治研究。

中国科学院云南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部分科研人员,也从事昆虫分类和害虫防治研究。

台湾省涉及农业昆虫研究的机构有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应用动物系、嘉义和凤山两个分所的植物保护系,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东、花莲各区农业改良场,茶业、蚕业、烟草、香蕉、糖业的改良场或试验所(研究所),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台湾植物保护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