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农业气象灾害

主要有旱(见旱灾)、涝(见洪涝灾害)、干热风、霜冻等。干旱较为频繁,春旱重于秋旱,尤以春末夏初的干旱最重,影响春播、夏播和旱地小麦的生长。涝灾主要发生在降水集中的7~8月,作物受涝后大幅度减产。春末夏初的干热风是本地区小麦子粒灌浆期的严重灾害,尤以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两侧最严重。干热风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上、中旬出现,但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半数以上的年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晚霜冻(春霜冻)多出现在4月上、中旬,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冬小麦和处于开花期的苹果、梨等果树都有危害。冬小麦受害地区主要在本区的南半部,愈往南冬小麦进入拔节、孕穗的时期愈早,受害机会愈多,受害也愈重,每2~3年即有一次。早霜冻(秋霜冻)多出现在10月中、下旬,正值棉花吐絮期,造成霜后花,影响棉花质量,特别对本地区北部的棉花危害较大。利用途径 缺水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农业措施应以蓄水、节水、合理用水为前提。①合理用水,适当发展小麦。小麦整个生长期都处于干旱少雨期,光热条件充分,生长后期温度较高,在有水分保证的条件下具优质高产的气候条件。②在缺水源的地区,适当发展耐旱作物,如谷子、高粱、甘薯、花生、芝麻

主要有旱(见旱灾)、涝(见洪涝灾害)、干热风、霜冻等。干旱较为频繁,春旱重于秋旱,尤以春末夏初的干旱最重,影响春播、夏播和旱地小麦的生长。涝灾主要发生在降水集中的7~8月,作物受涝后大幅度减产。春末夏初的干热风是本地区小麦子粒灌浆期的严重灾害,尤以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两侧最严重。干热风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上、中旬出现,但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半数以上的年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晚霜冻(春霜冻)多出现在4月上、中旬,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冬小麦和处于开花期的苹果、梨等果树都有危害。冬小麦受害地区主要在本区的南半部,愈往南冬小麦进入拔节、孕穗的时期愈早,受害机会愈多,受害也愈重,每2~3年即有一次。早霜冻(秋霜冻)多出现在10月中、下旬,正值棉花吐絮期,造成霜后花,影响棉花质量,特别对本地区北部的棉花危害较大。

利用途径 缺水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农业措施应以蓄水、节水、合理用水为前提。①合理用水,适当发展小麦。小麦整个生长期都处于干旱少雨期,光热条件充分,生长后期温度较高,在有水分保证的条件下具优质高产的气候条件。②在缺水源的地区,适当发展耐旱作物,如谷子、高粱、甘薯、花生、芝麻、棉花等。其中高粱既耐旱,又耐涝、耐盐,是对旱涝盐碱适应性广的作物。林木、果树、苜蓿、棉花等深根作物能利用较深土层水分,在干旱季节不需或只需少量灌溉,特别适宜干旱缺水的地方种植。发展林业,特别是营造护田林网,以及在旱薄地发展枣粮间作,在地下水位低的高地发展粮桐间作,均能有效地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农田蒸发。③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在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着重考虑水分限制因素。由于一年生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与降水集中的季节基本同步,因而自然形成了以春播作物为主的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的旱地传统种植制度。北部是以春播作物为主的一年一熟制。春播作物中最适于玉米、高粱、谷子等生长。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宜发展两年三熟,并采取套作形式增加春播作物的比重;中部宜于小麦比重较大的两年三熟制,小麦后茬的夏播作物主要为玉米,一年一熟春播作物主要是棉花;南部宜于一年两熟,其形式有小麦—水稻、小麦—玉米、水稻—绿肥。也可发展冬油菜,以充分利用冬春的水热资源。水浇地适当发展一年两熟,可提高土地与光能利用率,特别是本地区的中、南部两熟潜力更大,可视水肥保证条件分别采用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甘薯、小麦—谷子等形式。(见彩图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