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国西南地区暴雨

发生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东南部地区的暴雨。西南地处北纬20°~35°之间的副热带区域。是中国多暴雨的地区之一。西南地区的暴雨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出现时间先后不一。

发生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东南部地区的暴雨。西南地处北纬20°~35°之间的副热带区域。是中国多暴雨的地区之一。

西南地区的暴雨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出现时间先后不一。因西南地区范围大、影响降雨的因素复杂,云、贵、川三省暴雨出现时间相差较大,以贵州省的暴雨出现时间最早,平均为4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暴雨多集中在6、7、8月;四川省的暴雨,川东多产生在6、7月份初夏时期,盆地西部的暴雨多集中在7、8月份盛夏季节。②暴雨地区分布差别大。西南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暴雨分布极不均匀。川西高原及松潘草地一带平均十年才有一次暴雨,金沙江及雅砻江上游基本无暴雨,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形影响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暴雨中心,雅安、峨眉山一带暴雨日数平均每年达6天以上;云南暴雨的高频中心在滇南,平均每年大于8天,其次在北纬25°以北金沙江流域的华坪、绥江一带,北纬25°附近及滇西北、滇东北的高山地区是云南暴雨的低值区。贵州省的东南、东北、西南为三个多暴雨区。平均每年多于4天,西北和黔东则是两个少暴雨区。③局部暴雨多、大面积暴雨少。因地形复杂、山川交错,故西南地区大面积暴雨不多,尤以云南、贵州更为突出。暴雨区多呈分散的块状分布。④暴雨极值偏小。西南地区全年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日数仅次于台湾、海南岛及大陆东南沿海一带,是中国暴雨日数较多的地区,西南地区暴雨虽多,但极值并不突出,象长江上游著名的1981年7月9~14日的暴雨,面雨量虽广,而在暴雨中心的四川省广元县上寺站点雨量只有490毫米,远不如东部地区的暴雨极值大。⑤多夜雨。西南地区的暴雨多产生在夜间,以四川北部的大巴山地区最著名,素有“巴山夜雨”之称。

造成西南地区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西风槽切变线、西南低涡、地面冷锋及孟加拉湾低槽等。西南地区雨量的分布及多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进退有关,当副高脊线在北纬25°以北时,云南、贵州很少出现暴雨,而绝大多数出现在川西北、川东北、川西南;副高脊线在北纬19°以南,川西极少出现暴雨,而多出现在贵州;副高脊线在北纬20°~24°时,四川和贵州出现暴雨的机会相同,以川东南、黔西南为多。四川盆地的东部和西部暴雨出现时间差异明显,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西伸程度有关。滇南暴雨多受低纬度天气系统影响。如印度、孟加拉湾低槽、赤道辐合带、南海低压(包括台风)等。而云南北部多暴雨则是受中纬度天气系统影响,如冷空气、南支槽、低涡、切变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