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遥感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

目前已能利用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和光学解译设备作水土保持、河口、湖泊、河道演变、大型水利工程地质、气象卫星云图等方面的解译工作。遥感技术在水利上应用,有以下优点:①提供丰富的、综合性的大自然动态情报。以工程地质为例:它提供地质整体背景条件,提出工作地区主要地质问题。陆地卫星在920公里高空摄象和扫描,取得的图象面积大。一张卫星像片就可拍摄185公里×185公里的面积。

遥感是在外层空间、高空和地面不用与被探测物体接触,由传感设备收集被测物体反射、散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判读、分析、综合、评估、识别和分类,达到了解被探测物体的结构和状态的探测技术。

遥感是6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在一些国家遥感技术已在水利上广泛应用,如美国已广泛用于水利规划、工程勘测、灌溉管理、水电和防洪中,都取得较大效益。70年代后期以来,遥感技术开始在中国水利上应用。目前已能利用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和光学解译设备作水土保持、河口、湖泊、河道演变、大型水利工程地质、气象卫星云图等方面的解译工作。

遥感技术在水利上应用,有以下优点:①提供丰富的、综合性的大自然动态情报。以工程地质为例:它提供地质整体背景条件,提出工作地区主要地质问题。陆地卫星在920公里高空摄象和扫描,取得的图象面积大。一张卫星像片就可拍摄185公里×185公里的面积。这对以研究大江、大河、大湖和大面积干旱情况,洪水情况,土地盐碱化情况的水利部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②目前陆地卫星图象分析已发展到计算机数字图象分析和计算,自动识别,自动分类,速度快,精确度高。而且经过储存处理,可以随时调出图象、数据显示某段河流的流域特性,还可以定期进行比较,更新和进行动态监测。③可周期性的提供长期监测情报。陆地卫星的周期为16~18天,气象卫星则几个小时就能观测地面一次。一定周期的重复观察有利于进行旱情、洪水、水质等项目的监测与动态分析。今后,实现几个国家陆地卫星的联合运用,更将缩短接收信息的周期。④遥感使用多波段技术获得信息,除可见光外,还有红外、微波等。红外传感器可日夜工作,微波传感器(雷达)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它能穿透云层,白天、黑夜均可进行。这些功能对汛期调查洪水是非常有利的。

遥感技术将来在水利中还可能应用在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主要流域的河网密度、河道坡度、高程、土壤、土地利用、植被、水体等资料制成数字图像,进行存贮和资料更新,还可以建立水利水电特殊需要的软件包;②不同侵蚀类型水土流失情况调查和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监测土壤水分,对旱情适时监测,改进灌溉效益,为水的调度利用提供依据,监测各类水体变化,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最新资料;③研究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变化,水质变化及其防治效益;④对洪水进行适时监测和灾情估算,及时掌握洪水前后及洪水过程中的变化;⑤河床演变,河型转化,河口、三角洲的变化,海岸线的变迁以及浅海水下地形;⑥在无资料或少资料地区用遥感技术进行水文参数研究,为规划及水资源开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