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扬州五塘

接济运河,并灌溉渠两岸农田。宋代多次修整,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时,南宋淳熙时曾大修堤闸,一直是航运、灌溉兼利的水利工程。南宋又用塘水防御北兵南侵,始见有新塘记载。明代才有扬州五塘的叫法,并有较详细尺寸记录。明前期仍用以济运,成化(1465~1487年)时曾大修,后虽有修浚

位于扬州西北、仪真东北,古代有接济运河和灌溉之利建有闸坝控制的五座水塘(见图):陈公塘最大,周围90余里,勾城塘周10余里,上、下雷塘周各六、七里,小新塘最小,周二、三里。西汉时,已有雷塘记载。陈公塘,相传为东汉末年陈登所筑,后人“爱其功,敬其事”,又称为爱敬陂。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李袭誉修雷塘引水渠,又筑勾城塘,灌田800顷。贞元四年(788年),杜亚修陈公塘和勾城塘,建斗门,引渠至扬州,接济运河,并灌溉渠两岸农田。宋代多次修整,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时,南宋淳熙时曾大修堤闸,一直是航运、灌溉兼利的水利工程。南宋又用塘水防御北兵南侵,始见有新塘记载。明代才有扬州五塘的叫法,并有较详细尺寸记录。明前期仍用以济运,成化(1465~1487年)时曾大修,后虽有修浚,终于占垦为田。清雍正六年(1728年),议修复,仅疏浚了勾城塘通运河的乌塔沟,新塘、雷塘通运河的槐子河;陈公塘通运河的太子沟并未疏浚,当时已不能大量废田还塘,剩余的蓄水容积又太小,不足济运,运河因淮水侵入,水多,不需接济。清中期以后,塘已不存在了。

扬州一带水利,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马棱为广陵太守,“兴复陂湖,灌田二万余顷”,东汉末陈登兴水利最有名。东晋、南北朝有邵伯埭、艾陵湖等水利。唐、宋、明都注意修治宝应、高邮、江都、仪征的湖塘水利。明代人说,仪征有4塘,江都有5塘,高邮有3塘,宝应有2塘,共14塘,作用和五塘一样,明前期都修过。下至清代都以为这些塘有五利:①拦蓄西来山水不使入湖,避免决运河堤;②干旱时,塘水可以济运;③可以引入运盐河,济盐运;④可引以灌田;⑤塘水引入扬州等城市,可灌城濠,供民用。

扬州五塘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