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沟蚀

又名沟状侵蚀或线状侵蚀,径流集中成股流,强烈冲刷土壤或土体,并切入地面,形成大小侵蚀沟的过程。根据沟蚀发生形态和演变过程,通常分为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和河道侵蚀等不同阶段。细沟侵蚀 细沟侵蚀量占坡面产沙量的主要部分,细沟输运了泥沙的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细沟间产生的

又名沟状侵蚀或线状侵蚀,径流集中成股流,强烈冲刷土壤或土体,并切入地面,形成大小侵蚀沟的过程。根据沟蚀发生形态和演变过程,通常分为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和河道侵蚀等不同阶段。

细沟侵蚀 细沟侵蚀量占坡面产沙量的主要部分,细沟输运了泥沙的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细沟间产生的,由径流和击溅送入细沟水道(见面蚀)。

浅沟侵蚀 地面径流进一步集中为较大股流,冲刷力增大,向下切入心土,形成纵断面与斜坡平行,无明显沟缘的浅槽沟形的过程。它的沟形比较稳定,一般并不阻止横坡耕作耕犁通过,但耕犁已不能使它完全消失。在中国黄土区,初期的浅沟下切深度一般在0.5~1米,中期加深加宽使沟壁斜坡与地面无明显界限,整个坡面呈瓦背状。中期以后的浅沟,可因继续下切而向切沟过渡。如果由于斜坡起伏不平而弃荒,浅沟底部首先恢复植被,阻缓下切,逐渐开始淤积。在中国南部地区,发育在第四纪红土或紫色页岩上的浅沟,因下切速度较缓,深度一般在1米以内,宽度约1.5~2.0米,横断面多呈光滑的弧形,无明显跌水,纵断面与斜坡面大致平行。在花岗岩风化壳丘陵上,斜坡中上部常分布宽度1米左右、深度不超过0.5米的浅沟,如果风化层较疏松,其头部常发育成匙状的水涮窝,称为匙形浅沟,由匙形浅沟可逐渐向切沟或崩岗过渡。

切沟侵蚀 未被防治的细沟、浅沟、集流洼地、道路及人畜留下的沟槽,在间歇性坡面股流或洪水冲刷下形成沟身切入母质层或风化层,具有很明显的沟头、沟壁的侵蚀沟的过程。沟头多呈跌水状或陡坡状,较大的切沟有一个以上的沟头;沟壁很陡,沟床下切至少在1米以上,深的可达数米,在土层疏松深厚的黄土原区,甚至可达数十米,因此横过切沟的耕作已不可能。切沟通常是通过下列某一过程或同时通过几个过程而发展:①液体径流和固体径流对沟底和沟壁的冲刷;②沟头溯源侵蚀,又叫沟头前进;③渗漏、冻融或潜流等引起的重力侵蚀。这些过程互相结合,加速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使切沟向长、宽、深三个方向发展。切沟发展的初期,以沟头溯源侵蚀为主,发展迅速,其纵断面上部仍与斜坡平行,下部已逐渐向冲沟过渡;横断面先呈V字形,然后变成U字形,在中国黄土区一般先呈槽形,然后呈梯形,两沟壁有时已不对称。切沟下切作用比较强烈,崩塌、滑坡频繁。随着溯源侵蚀的发展,沟头以上的集水面积不断缩小,逐步减缓了溯源侵蚀的速度,侵蚀沟开始分成多数支沟,下切作用也逐渐减弱,进入以向宽度发展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沟头发展接近分水线,沟头前进及沟底下切作用已甚微弱或基本停止,沟底纵坡接近平衡断面,沟坡趋向稳定。

在中国黄土区,切沟深度一般为20米左右,对土地蚕食作用极大。南方花岗岩区,切沟常发育成崩岗。

冲沟侵蚀 水流在切沟中进一步集中,下切深度愈来愈大,沟坡向两侧扩展,横断面演变成较稳定的宽浅断面,沟底纵断面与原坡面不相一致,上部较陡,下部日益接近平衡断面,这种侵蚀沟称为冲沟。它是侵蚀沟发育的后期,沟底下切已缓和,但沟头前进和沟坡扩张还时而进行着。在黄土区,冲沟宽度约为数十米,深度可达几十米至百米间。

河沟侵蚀 也叫荒溪侵蚀或山洪侵蚀,一般指水路网的冲刷过程,切沟或冲沟以下水路网沟道的侵蚀过程。这种侵蚀仅限于相对固定的沟谷本身,在较长时间内,通过溯源侵蚀、堤岸(或沟壁)崩坍,以及沟底冲淘等,塑造成不同的沟道形态。沟壁扩张的结果,使沟身变宽,横断面常由V字形向矩形和宽槽形发展,沟底线达到侵蚀基准所控制的沟道自然比降程度。沟道侵蚀过程发展缓慢,实质上属于地质大循环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