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次生盐渍化

由于水利或农业措施不当,招致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使好地变成盐碱地的现象,亦称次生盐碱化。灌区次生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美国、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历史较久的河水灌区大多数发生过次生盐渍化。中国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的老灌区,黄淮海平原20世纪50年代发展的引黄或水库灌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次生盐渍化,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

由于水利或农业措施不当,招致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使好地变成盐碱地的现象,亦称次生盐碱化。

灌区次生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美国、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历史较久的河水灌区大多数发生过次生盐渍化。中国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的老灌区,黄淮海平原20世纪50年代发展的引黄或水库灌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次生盐渍化,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危害灌区农业生产。

灌区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是灌排不当,灌区地下水位升高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天然排水条件差,而人工排水设施的能力又不足;②低洼地区沥涝积水;③灌溉渠系没有防渗设施,引进的水大量渗漏;④洼淀、平原水库和河渠蓄水位高,周边又无截渗排水设施;⑤土地不平,大水漫灌;⑥渠线过长,延长了输水时间,或渠道缺少退水设施,余水排不出去;⑦水稻与旱作插花种植等。

在缺乏排水设施的新灌区,次生盐渍化发展速度很快。在地下水位浅的灌区,灌后一、二年就会因次生盐渍化而减产。次生盐渍化首先发生在输水时间较长的干支渠两侧和平原水库四周,进而向面上扩展。粉砂壤土和轻质土地区,土壤毛管性能强,比粘质土地区更易发生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防治措施 灌区内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可以防止的。主要措施是:①建立有通畅排水出路的田间排水系统,通过灌排系统的管理运用,保持灌区排出的盐量大于引入的盐量,并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使整个根系层不发生盐分积累。②搞好渠道防渗平整土地,加强用水管理,适时适量灌溉。③在水文地质条件适合的地区尽可能实行井渠结合灌溉,通过开发地下水,调控地下水位。④加强农业技术措施。灌后适时中耕,减少土壤蒸发并防止返盐。⑤改革种植制度,种地养地,增施有机肥料,不断提高土壤肥力。⑥营造护田林网,利用生物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