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除涝规划

为治理某一区域涝灾而制定的专业水利规划。除涝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受涝地区的特点,在分析涝灾、渍害成因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排除涝水,调节土壤水分,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治盐碱化的主要治理措施,通过技术经济论证

为治理某一区域涝灾而制定的专业水利规划。除涝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受涝地区的特点,在分析涝灾、渍害成因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排除涝水,调节土壤水分,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治盐碱化的主要治理措施,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选定最优方案。

规划原则 除水利规划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①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水系、承泄区条件和现有工程情况,按照高低水分开,洪涝水分排,蓄泄兼筹和自排为主、抽排为辅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排、截、蓄、抽等不同方式。②要涝、渍、碱兼治。在安排骨干排水系统的同时,还应布置健全的田间排水系统,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方式,及时地排除地面涝水和农田渍水,并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③坚持综合治理。在采取水利工程治理措施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农业、林业等方面的治理措施。

规划步骤和内容

第一、调查、搜集规划所需基本资料:①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和社会经济状况等。②历史灾情:包括历年发生的涝灾情况,暴雨特性等。③排灌工程现状:包括现有灌溉、排水系统的布局,已达到的标准,发挥的效益,主要排水建筑物和承泄区的类型、规模、水文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④其他:诸如综合农业区划,地区农业发展规划,水利长远规划及治涝的经验总结等。

第二、根据涝区自然特点,历史灾情,工程现状等,分析研究致涝原因和规律,进而提出不同类型地区的治理方案和措施。①北方平原区:大部为河流冲积而成,微地貌复杂,泄洪、排涝不畅,旱、涝、碱三害并存,可视涝区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排水方式。对于坡水、洪水、涝水共同为害的地区,应进行必要的水系调整,新开河道或辅以分洪道,将洪涝水、高低水分而治之,当承泄区水位长期较高,无条件自排时,可考虑建站提排。对于以降水、灌溉渗水为主而形成涝、渍的地区,一般可采用水平排水方式;对于深层承压水补给潜水的地区,可考虑采用竖井抽排结合明沟输水的方式;在地下水位过高,但水量丰富,水质又较好的地区,可井灌、井排结合、以灌代排;涝区内的局部洼地,排水确有困难时,可采用修筑沟洫畦田、条台田的治理方式。②滨湖及南方河流中、下游的圩区:一般地势低洼,河网纵横交错,洪涝威胁严重。应首先在解决防洪的基础上,合理整治圩内水系,设置完整的排水沟网及必要的截渗工程,保留必要的湖、河蓄涝容积,做到排蓄结合,内外分开、高低分开、灌排分开、水旱分开,控制内河水位和地下水位。③滨海感潮地区,在布置排水系统的同时,应设置必要的挡潮及截渗工程。

第三、选定除涝标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排除地表多余降雨径流的标准,即除涝标准;二是控制农田地下水位的标准,即排渍标准。前者一般是以涝区发生重现期5~10年的暴雨后不受涝为准,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条件较差的地区,也可适当降低标准或采取分期提高的办法;后者是指遇到一定量的降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地下水位降到作物的耐渍深度以下,保持在作物正常生长的适宜深度内。一般采用三日暴雨,5~7日排至耐渍以至排渍设计深度。在灌水过多致渍的旱作地区,一般要求灌水后一日内将平地面的地下水位降低0.2米。旱作的耐渍深度最小值一般取0.5米;设计排渍深度即作物生长旺盛阶段适宜的地下水深度,旱作一般为1.0~1.5米,水稻为0.4~0.6米。

第四、除涝水文水利计算。包括按照除涝标准利用实测流量资料或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与过程线,根据作物不减产的耐淹天数,确定设计排涝天数并计算排涝模数等。设计暴雨历时和设计排涝天数,应根据涝区的排水面积、河道成峰、暴雨历时、作物品种等条件分析确定。如旱作区,一般采用1~3日暴雨,1~3日排完;水稻区,一般采用1~3日暴雨,3~5日排至耐淹深度。对于具有蓄涝容积的排水系统,则应采用较长历时的暴雨。设计雨型应根据出现机率大和对工程不利的原则选定。圩区还应考虑沟塘、湖泊等对径流的滞蓄作用和河网的抽排预降等因素。

第五、骨干排水系统与重要蓄、排设施规划。根据涝区地形特点和排涝、排渍的要求,按照承泄区的水位情况,通过排涝效益、缓排面积、提排面积、蓄涝容积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骨干排水系统的设计除涝、排渍水面线,并合理选定纵横断面。涝区应具有一定的蓄涝容积,以削减排涝峰量。南方圩区,用于蓄涝的湖泊、河道和沟渠等水面,一般不应小于排水面积的10~15%。但在易盐渍化地区,采用蓄涝措施时,应进行分析论证。

确定承泄区设计水位,要分别情况。若涝区与承泄区属于同一雨区,可选用与涝区设计暴雨同频率的水位值;若两者暴雨洪水遭遇的机会较少,则可选历年排涝期出现机率的多年平均高水位值。

第六、计算选定方案的工程量、投资、年运行费和设计年、多年平均和特大涝水年的效益;分析经济效益费用比、净收益、经济内部回收率、投资回收年限等技术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调度运用措施,必要时还应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