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出逸比降

闸坝下游渗流出口处的水力坡降。可用流网法或解析法(如阻力系数法)求得。如已绘制出某渗流区的流网图,可根据渗流出口处的流网网格求得出逸比降如下: 出逸比降 式中 J为出逸比降;△L为渗流出口处某一流网网格的平均流线长度;△H为渗流在该网格内的水头差(即组成该网格的两条等势线间的水头差)。在无粘性土中

闸坝下游渗流出口处的水力坡降。可用流网法或解析法(如阻力系数法)求得。如已绘制出某渗流区的流网图,可根据渗流出口处的流网网格求得出逸比降如下:

出逸比降

式中 J为出逸比降;△L为渗流出口处某一流网网格的平均流线长度;△H为渗流在该网格内的水头差(即组成该网格的两条等势线间的水头差)。

在无粘性土中,当出逸比降超过管涌的临界坡降(见渗透变形)时,渗流将把土粒由小至大逐个带走,引起管涌破坏;在粘性土及无粘性的非管涌土中,当出逸比降超过流土的临界坡降时,在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下,位于渗流出口处的土体可能整体浮动,发生流土破坏。因此,工程设计中常通过合理的地下轮廓布置,将出逸比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防止发生有害的渗透变形

渗流出口处的允许出逸比降可从表中查出。

降低出逸比降防止渗透变形的有效办法,是适当加深地下轮廓末端齿墙深度(或设置短板桩),并在渗流出逸面上铺设反滤层(用于无粘性的管涌土)或盖重(用于粘性土和无粘性的非管涌土)。反滤层通常由2~3层不同粒径的石料组成,沿渗流方向自下而上由细到粗分层铺设(见反滤层)。盖重由块石等透水性很强的材料组成(如图所示),用以增加垂直向下的压重,使土体不致被渗透动水压力所抬起,即使

各种土基上闸坝设计的允许出逸比降

流土计算简图

出逸比降

式中为土的浮容重(千克/米3);为石料的浮容重(千克/米3);γ为水的容重(千克/米3);S为齿墙的有效深度(米);t为盖重的厚度(米);J为平均渗透坡降,即以齿墙端点与渗流出逸面之间的水头损失除以齿墙的有效深度S。如果闸坝下游渗流出口处设有反滤层或盖重,上表所列的允许出逸比降可提高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