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种子萌发生理

种子萌发生理 式中 〔ATP〕、〔ADP〕、〔AMP〕为摩尔浓度。能荷的变化可以表示能量利用或产生的情况,正常活力的种子萌发时,能荷有较大增加,如有的干种子能荷低,吸胀1小时增到0.50左右,24小时可增到0.70。这样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5%,而活力低的种子能荷增加少。酶的激活和合成种子萌发过程中原有酶从非活化形式转变为活化形式;同时发生酶的转换,即原有酶被破坏,发生再合成。

种子得到适宜的条件,代谢机能恢复,种胚开始生长至胚根正常突出种皮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种子的萌发过程

大致可划分四个阶段:①吸水分膨胀;②细胞的活化,基本代谢活动开始;③细胞分裂与扩大;④胚根突出种皮。

水合作用

种子在吸水后,种皮发生不同程度的软化,种胚发生膨胀,有利于胚根突出种皮。种子萌发最初阶段是种胚以及种子的其他部分的水合作用,使细胞的各组成部分恢复代谢机能,萌发所需的最低水量随种子的主要贮藏物(如淀粉、蛋白质或油类)而不同。干燥种子最初的吸胀力是很大的,最高的可达100MPa。保证了种子可以从相当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随吸水量增加而吸胀力逐步降低。在田间条件下,种子吸收饱和水量的70%左右的水即能萌发,不一定要完全吸胀。

呼吸作用和代谢增加

种子吸收水分的同时呼吸速率也随之增加。一般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最初快速上升,逐渐转慢并出现几天的相对稳定,然后再度上升,这时常与胚根突出种皮相伴随。也有的种子没有稳定阶段,呼吸速率一直是上升的。萌发最初表现为“封存”系统的复甦,常伴随细胞器(如线粒体等)结构的修复和酶系统的重组。用氚化水进行的实验表明,最先与水反应的是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的反应。随着种子萌发代谢的变化,能量代谢也会变化。种子代谢的差异,使ATP、ADP和AMP的浓度会发生升降,同时它们之间的比例不仅反映代谢的水平,而且对代谢有调控作用。因而可用能荷来表示其关系。

种子萌发生理

式中 〔ATP〕、〔ADP〕、〔AMP〕为摩尔浓度。能荷的变化可以表示能量利用或产生的情况,正常活力的种子萌发时,能荷有较大增加,如有的干种子能荷低,吸胀1小时增到0.50左右,24小时可增到0.70。这样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5%,而活力低的种子能荷增加少。

酶的激活和合成

种子萌发过程中原有酶从非活化形式转变为活化形式;同时发生酶的转换,即原有酶被破坏,发生再合成。在吸胀到一定阶段,有些酶的合成是种子中预存的长命mRNA翻译合成新的蛋白质酶,而不需要用新合成的mRNA为模板来合成蛋白质。虽然种子中酶的种类繁多,除了与胚代谢有关的酶外,在萌发阶段消化贮藏物质酶的合成是很重要的。例如淀粉类种子淀粉酶的合成,脂肪种子酯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合成等。

核酸的代谢

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要形成新的细胞,必须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如美国赤松种子萌发时,胚中的RNA(rRNA和tRNA)和DNA继续增加,而胚乳中RNA和DNA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不变。一般种子在吸胀后就很活跃的进行核酸和核糖体的合成,在整个萌发过程中核酸不断地合成。但是种子萌发启动和最初的蛋白质合成不是新合成的DNA的作用。

贮藏物的运转和利用

在种子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贮藏的不溶性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在种子萌发时,这类化合物便在贮藏组织(子叶、胚乳)中水解转化成可运输的简单化合物,运到幼胚生长的胚根、胚芽和胚轴中去。在整个萌发过程中,贮藏组织的物质不断消耗,胚组织干重不断增加。由于呼吸和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贮藏组织中干物质的减少与胚中干物质的增加是不可能相等的,两者之间的比率,称为种子转化效率。在萌发过程中,贮藏组织的代谢总趋势是分解,但是同时也伴随着物质的合成,特别是某些新酶的合成,是贮藏物质消化所必需的。蛋白质种子中贮藏蛋白也可不断水解和外运,运入胚组织后重新合成新细胞形成所必需的物质。但有时也发生物质的暂时贮藏,通常是脂肪转化成淀粉。这种现象是用碘化物染色测定种子生活力的生化基础。下图是这些贮藏物转化过程的简化图解。

种子贮藏物转化过程图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得到整齐的发芽势和壮苗。①水分:种子只有吸收足够量的水分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需水量不仅与种子的化学成分有关,还与树种及种子的形态结构有关。种子吸水速度与温度和环境的水势高低有关系。②温度:种子萌发的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变化,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顺利进行。一般树木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有时变温能促进种子萌发。③氧气:随种子的萌动呼吸作用急剧上升,需要大量氧气,土壤通气不良会影响种子萌发,严重时会造成缺氧呼吸而烂种。④光照:多数树木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泡桐、桦木、团花、欧洲落叶松等种子需要光照才能萌发,有的种子光照能抑制其萌发,这两类种子与光敏素的状态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