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野生动物饲养

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主要是:提高野生动物利用率,取得某种野生动物产品(如毛皮、药物等);供观赏,如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保存物种,拯救濒危动物;提供科研试验动物。生产中,可以单一的目的进行饲养,也可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目的于一体进行饲养。野生动物饲养不同于家畜饲养,前者包括驯化和饲养两个方面

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主要是:提高野生动物利用率,取得某种野生动物产品(如毛皮、药物等);供观赏,如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保存物种,拯救濒危动物;提供科研试验动物。生产中,可以单一的目的进行饲养,也可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目的于一体进行饲养。野生动物饲养不同于家畜饲养,前者包括驯化和饲养两个方面,而后者则是单纯的饲养。

简史

中国是饲养野生动物最早的国家之一。六畜(马、牛、羊、猪、狗、鸡)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一万年以前从野生动物驯化来的。养鹿,中国始于17世纪,苏联始于1840年,新西兰始于1851年。饲养毛皮兽最早的国家是加拿大(1860年),随后是日本(1915年)、挪威(1918年)、瑞典(1924年)、苏联(1927年)等国家。中国曾于1936年饲养过赤狐和银黑狐,但野生动物饲养业的发展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2年建立了第一批国营养鹿场。1956年建立了第一批毛皮兽饲养场。到80年代初,毛皮动物和鹿的饲养已几乎遍及全国。

饲养野生动物的种类

根据饲养的目的不同,可将饲养的野生动物分为下列几类:①生产裘皮的毛皮动物,如紫貂、美洲水貂、海狸鼠、貉、赤狐等。是饲养的野生动物中饲养量最多的一类。②药用动物,如海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麝、大灵猫、小灵猫、蛇、蛤蚧、林蛙等。其中鹿科动物因为容易驯化,饲养成本低,并能活体取鹿茸,所以发展很快,饲养量较大,在饲养的药用动物中占主要地位。③食用动物,如榛鸡、环颈雉、褐马鸡等。④为保存和扩大珍稀动物数量或科学研究而饲养的动物,如大熊猫、麋鹿、金丝猴等。⑤观赏动物及试验动物。有些动物兼作几种用途,如鹿、蛇等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大规模的企业化饲养仍以毛皮动物为主。

饲养野生动物的方式

根据饲养的动物种类和目的而不同。①笼舍饲养:把动物饲养在由铁丝等材料制成的坚固的笼舍内。小型毛皮动物和中型食肉目哺乳动物由于其野性强、凶猛、易逃跑或咬人,多用此法饲养。②圈养:对于体型大,人类容易接近和管理的鹿科动物,建圈饲养,围以高墙,防止动物逃跑。③其他方式:对鹿科动物也可采用半散放和放牧的形式饲养,但放牧方法有别于家畜,需要更多的和特殊的管理;对一些野性很强的动物,要根据其生活习性和行为,采用特殊的饲养方式。

野生动物饲料

①植物性饲料:按其性质可分为粗饲料、多汁饲料、副产品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包括干草、秸秆、秕壳、嫩枝等,其特点是质地粗糙,纤维质多,不易消化,营养价值低。多汁饲料包括青草、块根、块茎、瓜类等,其特点是含水量高,含纤维素少,容易消化。副产品饲料包括麸皮、豆饼、向日葵饼等。精饲料包括禾本科、豆科和油料作物籽实等,含可消化营养物质高。②动物性饲料:含全价蛋白质高,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饲料。③添加饲料: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菌素和氧化剂。这类饲料虽用量不大,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起重要作用。饲料的性质和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饲养动物的生产力、寿命及其产品质量。在选择和调配野生动物日粮时,应根据不同动物不同生理时期的营养需要和食性(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选用适当种类和调配比例,要求经济、营养价值高、动物的适口性强和尽可能使饲料多样化。

饲养技术

野生动物具有较强的野性,胆小,对人有一种恐惧心理;有一定的食性习惯,如食肉目的动物要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日粮;多数野生动物的主要生命过程(新陈代谢、繁殖、换毛等)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些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欲改变其某些生物学特性,就需采用一定的技术进行驯化。刚捕捉的野生动物,最好能在捕捉地暂养几天,然后再运回饲养场饲养。暂养的圈或笼舍内应尽量模拟野生环境,以减少动物的惊恐,提高成活率。运回饲养场的饲养初期,动物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经常躲在圈或巢箱内不敢外出活动和寻食,见人吼叫或疾跑乱跳,容易造成死亡。因此,饲养场可建在幽静的森林中或林缘,四周种植高大的乔木,尽量避免畜禽或人为的惊扰,创造安静的环境。此期要喂给动物喜食的饲料,一般运回饲养场后的头2~3天内能采食喜食的饲料,而采食人工配制的混合饲料需经7~10天,有的动物甚至达半月之久。当能采食混合饲料,并且体重有所增加时,可将其驱赶到运动场运动,使它们与人多接触。经过半年的饲养,野性将有所改变(鹿科动物改变的比较明显)。如果能结合食物引诱效果会更好。但食物引诱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饲养条件下获得的动物,从40日左右开始,可采取抚摸、逗引、食物引诱等方法进行驯化。

鹿科动物饲养

鹿科动物适应植物性粗饲料,饲养比较容易。在饲养中一般把公鹿分为静止期、配种期和生茸期;母鹿分为静止期、配种期、妊娠期和产仔泌乳期;仔鹿分哺乳期和育成期。不同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应供给不同数量和质量的饲料。如断乳的仔鹿要多喂给柔软易消化饲料,并需补充一定数量的乳类、血粉和维生素A。

麝的饲养

麝比较难饲养,主要是它性孤独、急躁、胆小、不喜群居、野性强。中国已饲养成功,并能进行人工采香。人工养麝用的饲料有树枝树叶、青草、干草、苔藓类(松罗菌)、各种蔬菜、农作物叶片(大豆叶、苞米叶、荞麦叶等)、豆饼、麸皮和乳类等。日粮量随麝的大小而异,平均日头1.5~2公斤,每日喂3~4次,并供给充足的饮水。麝场最好建在安静的树林之中,以减少对麝的惊忧。对麝的驯化要耐心,逐渐地进行,一般用麝喜食的松罗菌作诱饵,持之以恒,使其逐渐的形成条件反射,达到驯化的目的。

毛皮动物饲养

要依其食性来配合日粮,肉食性动物(紫貂、水貂等)日粮中调配应注意:①动物性饲料应占60~75%,植物性饲料占25~40%;②要保证维生素A、E、B1,B2及C的供给,特别是繁殖期;③要保证饲料新鲜和多样化;④日粮量依不同饲养时期而异,一般非繁殖期饲料日粮营养水平可比繁殖期低,而日粮量可稍大(以吃饱为限),繁殖期饲料质量要好,营养全价,而日粮量可少一些。杂食性的毛皮动物(貉等),日粮中动物性饲料占20~35%,其他为植物性饲料。毛皮动物一般日喂两次,早食喂日粮总量的35~40%,晚食60~65%,每日饮水两次。

野禽饲养

饲料中营养要丰富,充分满足禽类对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的需要。一般日喂两次,早食喂糠麸、稠粥及矿物质饲料,晚食喂粮食(谷子、高粱等)。喂食时要采用一定的信号(笛声或铃声等),时间一久可形成条件反射。饲养人员要固定,工作服不能常换,这样禽类能很快熟悉饲养员的衣服、声音等,以后当饲养员走近时,就不会惊动。冬季防寒设备要齐全,使饲养的野禽在最冷时不致受冻。

繁殖技术

野生动物多属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其繁殖周期受光周期控制,故饲养场笼舍或圈的光照,特别是紫外辐射量应和饲养动物捕捉地相吻合。鹿科动物一般16~18个月龄性成熟,每年的9~11月份为发情交配期。梅花鹿怀孕期约229~241天;马鹿、白唇鹿和水鹿等怀孕期约250~260天。多数胎产1仔。麝约2岁性成熟,每年10月至翌年的1月为发情交配期,怀孕期约178~192天,胎产1~3只。水貂9~10个月龄性成熟,每年2~3月份发情交配,目前采用的配种方式有周期复配(在母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性周期内交配两次或两次以上)和连续复配(在一个性周期内连续放对交配两次),怀孕期47±2天,胎产4~8只(多数)。紫貂在每年的7~8月份交配,也采用周期复配和连续复配的方式,怀孕期236~272天,胎产仔1~5只。狐和貉均属季节性一次发情的动物,幼兽9~11个月龄性成熟,狐在1~2月份发情交配,貉在2~4月份发情交配。狐和貉均采用连续复配的方式配种。狐妊娠期51~52天,貉60~62天。狐胎产5~6只,貉胎产6~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