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植物检疫

国际上通常采用:入境口岸检验;原产地田间检验;入境后植物检疫站隔离种植检验;中途检疫站检验等方法或程序进行检疫检验。一旦在受检物中发现有害生物,依检疫法令规定,分别采取化学处理、热处理、热治疗结合植物分生组织顶尖培养直至禁止入境、退回、就地销毁等无害性处理措施予以消除。种类森林植物检疫因具体任务不同,分为国际森林植物检疫和国内森林植物检疫两类。

在出入口岸或省、区的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出入口或过境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的工作。其目的是防止森林植物的危险性病害、昆虫、杂草的人为传播。它是森林植物保护工作的一项根本性预防措施,通常由政府指定的动植物检疫机构或商品检验机构负责实施。

在自然界,由于高山、大海、沙漠、气候和寄主植物分布的自然地理阻隔,各种有害生物均有其既定的分布区。但随着现代交通及贸易的发展,上述自然地理阻隔,部分地受到影响而失去作用,害虫、病菌或杂草种子,借助交通工具和商品植物材料及其包装,得以远距离的运输传播。例如美国白蛾原产美国,1940年随物资运输传入匈牙利,6年间,在罗马尼亚、奥地利、苏联等国境内迅速传播,1961年进入波兰,1976年传入法国,30余年间,波及大半个欧洲;在亚洲,1945年传入日本,1961年已遍及整个朝鲜半岛,1979年出现在中国辽宁丹东等地,有继续向内地扩展趋势。害虫在适生的新区,由于摆脱(或部分地摆脱)了原产地大量天敌的自然控制,种群数量大量增殖,因而对林木造成重大损害。例如:舞毒蛾1869年由欧洲传入美国东北部之后,百余年来,虽经大力组织除治,至今仍是美国森林头号大害虫;油橄榄肿瘤病、吹绵蚧、日本松干蚧等病虫害传入中国后,已在局部地区猖獗为害。菟丝子等杂草对植物也造成巨大损害,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简史

检疫1403年始于威尼斯。当时,为了防止肺鼠疫的传入,该国对来自病区的船只强制隔离40天,确证无病的船员和旅客,才允许登陆。1660年法国卢昂地区,提出禁止输入小檗,以防除小麦杆锈病。19世纪后期,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葡萄根瘤蚜、吹绵蚧在洲际传播,危害十分严重,各国才针对不同的有害生物及其传播途径,陆续制定相应的法令,成立执行机构,使植物检疫得到广泛的应用。据麦格里高(R.C.McGregor)1978年统计,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植物检疫。

检疫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病、虫、杂草种类的分布和危害性,以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蔓延途径、潜在的适生范围和地区,从防止人为传播这一根本目的出发,设计和制定有关检验识别、无害处理、禁运和限运直至销毁等一整套技术程序。包括规定应检植物种类;禁止输入输出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传带寄主;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出入境口岸和时间;出入境申报的程序和检验技术,无害性处理及检疫证的发放等。国际上通常采用:入境口岸检验;原产地田间检验;入境后植物检疫站隔离种植检验;中途检疫站检验等方法或程序进行检疫检验。一旦在受检物中发现有害生物,依检疫法令规定,分别采取化学处理、热处理、热治疗结合植物分生组织顶尖培养直至禁止入境、退回、就地销毁等无害性处理措施予以消除。

种类

森林植物检疫因具体任务不同,分为国际森林植物检疫和国内森林植物检疫两类。①国际森林植物检疫:依国家需要或国际协议制定、颁布执行,以防止危险性病虫和杂草借助国际贸易、人员交往而传播。中国的国际植物检疫工作,1949年前即已开始,之后日臻完善。1982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指定设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通航港口、机场和陆地边境、国界江河的动植物检疫所,以及各有关省会、自治区首府的检疫站(统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负责执行。并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等签订了有关植物检疫协定。1980年3月,农业部统一公布进出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共有农林病虫害58种,其中森林植物主要病虫害有: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杨树溃疡病、落叶松枯梢病、栗疫病、油橄榄肿瘤病、榆枯萎病、五叶松锈病、栎枯萎病、欧洲榆小蠹、欧洲大榆小蠹、油橄榄巢蛾、美国白蛾等。②国内森林植物检疫: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相应法规,用以防止森林危险性病虫害在地区之间的人为传播。中国国内森林植物检疫,自195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发布《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列举包括杂草在内的32种病虫害作为检疫对象,林业部先后于辽宁、江西成立森林植物检疫所进行检疫工作。1979年以后,各省普遍开展了森林病虫害普查,陆续制定了各省森林植物检疫名单。1983年1月,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国内植物检疫法规也日臻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