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害虫化学防治

5%溴氰菊酯乳油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防治松干蚧可选用氧乐果、乙酰甲胺磷等内吸性农药。展望化学防治是害虫综合防治中富于灵活性的一种方法。在揭露农药产生不良副作用原因的基础上,用生物科学指导农药的研究开发(如毒理学、作用机制的研究),改革农药使用技术(如控制释放技术、解决农药准确地送到生物靶标上去的问题等),是森林害虫化学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用有杀虫活性的化学药剂防治森林害虫的方法。杀虫药剂按原料来源及化学成分分有机、无机和植物性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忌避剂、诱致剂、拒食剂和粘捕剂等。为便于各种杀虫药剂使用,常常加工成各种剂型,如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微量喷雾剂、胶悬剂、缓释剂、烟雾剂、油雾剂等。杀虫药剂的使用方法有喷雾、喷粉、施放烟雾、熏蒸、毒饵、毒环、拌种、浸种、忌避和诱杀等。施药的器械有手动喷雾器和喷粉器、机动喷雾机和喷粉机、烟雾发生器、静电喷雾发生器、航空喷撒机械、拌种机、诱杀器等。

简史

中国是应用杀虫剂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应用了汞剂、砷剂和藜芦等。304年已有关于使用铜青(CuO)保护木材的记载。900年,开始使用雌黄(As2S3)及雄黄(As2S2)防治害虫。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叙述了1892种药物,其中有不少是用来防治害虫的,例如矿物性的砒石、雄黄,植物性的百部、藜芦等。世界各国农药的广泛应用是从20世纪开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①单纯依靠农药阶段:1874年德国齐达乐(O.Zeidler)合成了滴滴涕,1936~1939年瑞士米乐(P.Müller)发现了滴滴涕的杀虫效能和实用价值,1946年滴滴涕开始在世界各国大面积应用。此后,新的合成药剂不断出现和使用,在防治害虫的一切方法中,化学防治成为最经济而收效最快的方法。②综合防治阶段:60年代后期,由于杀虫剂的应用从表面上看来,虫害的损失已经大大压低,但虫害并没有因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而有全面减轻的趋势;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及次要害虫转变为主要害虫;大量而长期地不合理使用农药,污染环境及对人、畜的毒害等。人们开始对农药的效果产生疑问,继而害虫防治工作便由单纯依赖农药阶段,进入防治措施间的协调和渗透,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的阶段。

技术措施

①建立药剂注册登记制度,未注册者禁止使用。登记的药剂,根据它对人、畜、害虫天敌的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评价、分类。一般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对人畜安全,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可以随便使用;第二类对人畜基本安全,对环境的污染小,可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第三类对人畜有一定毒性或污染较大,要在严密控制下限制使用;第四类对人畜毒害大或污染严重,有潜在危险,要禁止使用。瑞士等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和汞制剂。美国、苏联等国也大幅度减少滴滴涕、六六六生产,并限制使用。中国已停止对汞制剂、六六六、滴滴涕的使用。②在准确的虫情测报及虫害经济阈值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杀虫剂。害虫数量低于经济受害水平,就不需要用药。③改进施药方法,减少药剂的流失及对环境、天敌的影响,提高功效和防治效果。喷粉方法虽简便,但药粉的飘移损失大,防治效果差。高容量喷雾方法仅25~50%药滴落到植物上,实际接触到害虫的药量常少于1%,防效也不佳。细雾滴喷雾则由于提高了接触到害虫的药量,因而具有杀虫效果好、功效高等优点。中国70年代推广飞机低容量喷雾及超低容量喷雾,已在防治松毛虫、枣尺蠖、榆毛胸萤叶甲、杨二尾舟蛾、落叶松球果花蝇等多种害虫中,取得好的效果。此外,施放烟雾技术的不断改进,烟雾发生器和喷粉喷雾喷烟雾多用机械的研制成功,以及静电施药技术的研制等都程度不同地促进了施药方法的改进。④选择适宜施药时期,减少使用剂量。例如防治松毛虫选择在越冬代3、4龄幼虫时施药,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可以大大减少使用剂量,因为老龄幼虫比幼龄幼虫抗药力大20~30倍。⑤选用合适的杀虫剂。中国已经合成投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有敌百虫、马拉硫磷、乐果、氧乐果、杀螟松、西维因、辛硫磷、乙酰甲胺磷、双硫磷、嘧啶硫磷、嘧啶氧磷、巴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数十种,可以根据防治对象有选择地使用。例如:防治3、4龄松毛虫幼虫,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防治松干蚧可选用氧乐果、乙酰甲胺磷等内吸性农药。

展望

化学防治是害虫综合防治中富于灵活性的一种方法。在揭露农药产生不良副作用原因的基础上,用生物科学指导农药的研究开发(如毒理学、作用机制的研究),改革农药使用技术(如控制释放技术、解决农药准确地送到生物靶标上去的问题等),是森林害虫化学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