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更新调查

森林更新分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三种2。对天然更新,调查林冠下、采伐和火烧迹地上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以及它们与立地条件、上层立木、下层植被和地表枯枝落叶层,还有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人工更新,调查人工营造的幼树成活率、保存率、成林、成材可能性和生长状况,及其与立地条件和造林技术措施间的关系。

森林更新分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三种2。对天然更新,调查林冠下、采伐和火烧迹地上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以及它们与立地条件、上层立木、下层植被和地表枯枝落叶层,还有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人工更新,调查人工营造的幼树成活率、保存率、成林、成材可能性和生长状况,及其与立地条件和造林技术措施间的关系。人工促进更新是通过人为的经营活动为天然下种和幼苗、幼树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种更新方式,其调查内容和方法基本与天然更新相同。

通过森林更新调查可以掌握森林自然演替规律,以及经过不同强度的采伐和火烧后的森林演替规律,评定更新效果,分析影响更新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更新措施。

森林更新调查有以下几种:

路线更新调查

为了收集调查区面上的森林更新资料,需设置有代表性的若干条调查路线进行更新调查。路线要通过林区内不同的地类、立地类型或林型,以及同一立地类型不同林况或植物群落的地段。在调查段采用机械或随机方法设置2×2米的更新样方(圆)25~30个,按调查表格要求,分别树种、起源、高度级和健康状况调查幼苗、幼树株数,以及路线调查与森林更新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如:地形、土壤和水文;立木因子和林冠郁闭度;灌木和地被层的盖度、高度、分布状况和优势种多度;枯枝落叶层盖度、厚度和分解程度;土壤表层草根盘结度;样方是否位于倒木上、林窗下、林缘或林冠下等。这些资料对分析森林更新与生境的关系很有用。

样地(或标准地)更新调查

在路线调查基础上,要选择在森林更新和立地类型或林型方面都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或标准地)进行森林更新调查。样地更新调查有以下几种:

①林冠下更新调查

设置在不同立地类型(或林型)、不同林冠郁闭度的近、成熟林分下,每种情况不少于3块样地,以清查不同立地类型和同一立地类型不同森林群落下的更新特点、各树种幼苗幼树株数、生长状况、更新总频度和各树种频度、更新好坏与地形、土壤、水文、下层植被和枯枝落叶层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林冠下更新好坏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合理的采伐方式和更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②迹地更新调查

设置在主要立地类型的不同采伐方式、采伐年代、集材和清林方法的迹地上,以查清上述情况下的森林更新特点,幼树保存率和生长状况,迹地保留木和母树的生长发育、病腐、风倒和枯损情况,以及下木、地被物经采伐后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森林更新的影响,找出影响森林更新好坏的主要原因等。从采伐迹地的更新调查中可掌握制约森林更新好坏的主导因子,并提出恢复森林的技术措施。火烧迹地更新样地应设置在主要立地类型的不同火烧类别、强度和年代的迹地上,以查清火烧后迹地森林更新特点、幼树保存率和生长状况,保留木的生长发育和森林卫生状况,以及下木、地被物的动态变化,为火烧迹地恢复森林提供科学依据。更新调查方法基本同路线调查,只是要求调查完每个更新样方(圆)后,要相应记载样方内与更新有密切关系的小生境状况。必要时还要在方格纸上如实绘下样方小生境与幼苗幼树种类、数量、分布与生长等的关系,此种样方称为“图记样方”。

③小班更新调查

依据是更新调查提供的成果。采用目测或设样方(圆)实测幼苗幼树种类、株数和更新频度等,最后要指出该小班天然更新属良好、中等或不良,以及采取何种森林更新措施。

④人工幼林调查

为了查清不同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宜林地上人工更新造林的技术效果,总结人工造林成败原因及其与立地条件抚育措施等的关系,需要设置人工幼林样地。着重调查影响人工林成活、幼树生长和投资较大的项目,如调查不同地类、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造林方式和技术措施的人工造林效果。人工造林应有明确的技术档案,这是幼林调查的主要依据。如没有,就要以访问调查和总结经验为主,辅以重点选择样地调查。

母树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调查

对同一树种不同林型及在特殊生境上的个体,进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调查。内容包括该树种在不同生境上的形态、物候、生长发育、根系、结实下种和天然更新特性,以及分布区及其与周围生态因子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