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毛竹属

形小;雄蕊3,花丝细长;雌蕊花柱细长,柱头3裂,羽毛状。颖果针状。本属约50种,绝大多数产于中国。日本、苏联及北美、西欧各国广为引种栽培。毛竹属竹种常组成大面积竹林,为中国竹林经营的主要对象。其中有些竹种耐寒性较强,适应性广

学名: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小至大型竹类。地下茎单轴型。秆直立,分枝节间一侧扁平,具明显的沟槽,贯穿整个节间。每节分枝2。笋期早春至初夏。秆箨革质,早落,具斑点或无,箨叶通常披针形,外翻。叶片较小,小横脉明显。复穗状花序或密集成头状,由多数假小穗组成,生于枝顶或小枝上部叶腋,外被叶状或佛焰苞状苞片;假小穗具2~6小花;外稃先端锐尖;内桴先端2裂,背部具2脊;鳞被3,形小;雄蕊3,花丝细长;雌蕊花柱细长,柱头3裂,羽毛状。颖果针状。

本属约50种,绝大多数产于中国。日本、苏联及北美、西欧各国广为引种栽培。毛竹属竹种常组成大面积竹林,为中国竹林经营的主要对象。其中有些竹种耐寒性较强,适应性广,为黄河流域地区发展竹林生产的主要引种对象。

①毛竹(Ph.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秆高达20米,径达16厘米或更粗,基部节间甚短,新秆密被细柔毛和白粉,分枝以下秆环不明显。秆箨褐紫色,密被棕褐色刺毛和深褐色斑点,箨耳小,缝毛发达。枝叶二列状排列,叶片小,长4~11厘米。毛竹是中国最重要的材用和笋用竹种,北自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及南部、江苏南部,南至广东、广西中部,东起台湾,西至四川中部、云南东北部均有分布,其中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为主要产区。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组成单纯林或与松、杉、阔叶树混生。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水分条件直接影响笋及幼秆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春旱严重地区不宜栽植毛竹。对土壤要求较高,在砂岩、页岩、石英岩、花岗岩等母岩发育的肥沃厚层酸性土上生长良好,过于干燥的石砾地、盐碱地和低洼积水的地方则生长不良。毛竹竹材韧性强,纹理通直,坚硬光滑,篾性好,可作竹桥、竹屋柱梁、胶合竹板、变性竹材、农具、家具、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美术品等用。竹材纤维长度2000微米,为优良造纸原料。笋味鲜美,尤以冬笋为佳,鲜食或制成笋干、玉兰片和罐头。花毛竹,为毛竹的自然变型,竹秆和竹鞭黄色,具绿色纵条纹,散生毛竹林中,移栽后性状稳定。龙鳞竹,竹秆节间极度缩短,肿胀,交错成斜面,各地毛竹林偶有发现,实为毛竹的畸形变态,性状极不稳定,移栽后常恢复正常。假毛竹,形态近似毛竹,秆箨具稀疏细斑,叶片较大,篾性优良,供制作竹器家具、农具用或劈篾编织。

毛竹属

②桂竹(Ph.bambusoides Sieb.et Zucc.)又称斑竹、刚竹、金竹。秆高15米,径可达14~16厘米。产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为毛竹属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适应性广,能耐-18℃低温,多生于山坡下部及平原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竹秆粗大通直,材质坚韧,篾性良好,供建筑、家具、柄才等用。桂竹已引种到许多国家,18世纪引入日本栽培,现成为该国的最主要竹种。

③淡竹(Ph.glauca McCl.)又称青竹。秆高可达18米,径可达9厘米;新秆密被雾状白粉。产于中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浙江。耐寒性较强,-18℃低温亦能正常生长,并耐一定的干旱瘠薄和轻度盐碱土。竹秆细长、竹材韧性强,可作农具柄、椽篱、晒竿或棚架等用。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农具、用具或帘席,为中国重要的篾用竹种。笋味鲜美,供鲜食。浙江淡竹,秆高达11米,径5厘米;箨环有白色细毛。产中国浙江、安徽、江苏、河南、贵州,已引种至朝鲜、美国。竹材顺向抗压和抗拉强度大于淡竹,可做各种柄材或伞骨。篾性好,宜编织各种竹器。笋供食用。为浙皖山区重要的经济竹种。

④人面竹(Ph.aurea Carr.ex A.et C.Riv.)秆高5~8米,近基部或中部以下数节常畸形缩短,节间肿胀,节有时斜歪。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都有分布,生于海拔700米以下山地,各地园林广为栽培。日本、美国、苏联、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引种栽培。适应性广,耐寒性较强。通常栽培供观赏,竹杆可作手杖、钓鱼竿或制作小型工艺品等。

⑤刚竹[Ph.viridis(Young)McCl.]秆高10~15米,径4~10厘米。产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陕西、北京均有栽培。美国也有引种。多生于平原、河滩及低山丘陵。适应性强,稍耐盐碱,在pH8.5左右的碱土和含盐量0.1%的盐土上均能生长。竹材坚硬,多整材使用,供作各种柄材或小型建筑等用。篾性差,不宜劈篾编织。笋味略涩,经水漂后可食。黄皮刚竹,为刚竹的一个变型。金黄色,节间常有绿色纵条纹,叶片常有淡黄色条纹。分布同刚竹。为观赏竹种。

⑥台湾桂竹(Ph.makinoi Hayata)杆高达20米,径8厘米。产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部。竹材坚韧,节间长,易劈篾,篾性甚佳,冲击强度大于淡竹和浙江淡竹,为优良篾用竹材,编织的竹器结实耐用。也可整秆用作柄材或晒竿。笋味苦,不食用。

⑦黄槽竹(Ph.aureosulcata McCl.)秆高6米。本种1907年从中国浙江余杭塘栖引入美国栽培,现美国栽培较普遍。金镶玉竹是黄槽竹的自然变型,与其不同在于竹秆金黄色,沟槽绿色。产于中国江苏北部云台山,山东南部,山西: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有栽培。竹秆色彩鲜艳,为优美的观赏竹种,可供庭园绿化之用。

⑧沙竹(Ph.propinqua McCl.)秆高10米,径约5厘米。产于中国河南南部、湖北、安徽、浙江、贵州、广西。用途同浙江淡竹。

⑨早竹(Ph.praecox C.D.Chu et C.S.Chao)产于中国浙江、江苏、安徽,尤以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及江苏南部栽培普遍。早竹为平原竹种,多栽于农村房前屋后、地边岸旁,喜湿润肥沃疏松土壤。发笋早,持续时间长,产量高,笋味鲜美,为江浙一带最重要的笋用竹种。

⑩乌哺鸡竹(Ph.vivax McCl.)产于中国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多生于平原,栽于房前屋后。发笋力强,成林快,笋味鲜美,为江浙一带重要的笋用竹种。笋期短,发笋集中,故名哺鸡竹。

⑪白哺鸡竹(Ph.dulcis McCl.)为平原竹种。中国浙江杭州及附近农村普遍栽培,多栽于房前屋后。笋味鲜美,为当地栽培的重要笋用竹种,产量次于旱竹。

⑫红哺鸡竹(Ph.iridescens Yao et C.Y.Chen)产中国浙江、江苏平原和低山地区,房前屋后也有栽植。笋味鲜美,为优良的笋用竹种。竹秆大者可作撑篙,小者用作柄材,也可劈篾编织。

⑬紫竹〔Ph.nigra(Lodd.)Munro〕秆高3~6米,径2~4厘米。新秆绿色,密被细柔毛和白粉,箨环有毛,秋后渐变为紫黑色。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各地广为栽培,北京栽培能安全越冬。日本、朝鲜、印度及欧美各国均有引种栽培。竹秆供制手杖、伞柄、小型竹器家具、乐器和工艺美术品等用。毛金竹为紫竹的变种,秆较紫竹粗大,老秆灰绿色或灰白色。中国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西至贵州、四川、西藏及甘肃南部。较耐干旱。竹秆坚硬,韧性强,大者径达7~8厘米,可作撑篙或建筑材料,小者可作农具柄、晒竿。也可劈篾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