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林木流行病

的条件下,便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病。例如榆树荷兰病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传入荷兰,引致榆树荷兰病在荷兰大发生,酿成严重灾害,以后扩展蔓延至全欧洲,随后又传入美洲,严重为害美国的榆树。板栗疫病也是一样,病原菌(Endothia parasitica)于20世纪初从亚洲传入美洲,致使板栗疫病在美国流行,严重破坏美国优良的板栗用材林。有些林木病害突然爆发和流行,与病原物产生新的致病力更强的生理小种有关。

某一树种在一定地区、一段时间内普遍而严重地发生的病害。只在较小范围内发生,而且为害轻微的,称为地区性病害。

引致流行病的因素

流行病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引起的,其中包括感病的寄主植物、致病的病原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此外,一定的发病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①病原物:

病害的流行往往是由于从外地引进一个新的病原物而引起的。这些病原物不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且繁殖快、传播易、数量多,遇到感病的寄主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便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病。例如榆树荷兰病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传入荷兰,引致榆树荷兰病在荷兰大发生,酿成严重灾害,以后扩展蔓延至全欧洲,随后又传入美洲,严重为害美国的榆树。板栗疫病也是一样,病原菌(Endothia parasitica)于20世纪初从亚洲传入美洲,致使板栗疫病在美国流行,严重破坏美国优良的板栗用材林。有些林木病害突然爆发和流行,与病原物产生新的致病力更强的生理小种有关。例如榆树荷兰病在欧洲70年代初再度流行,就是因为病原菌产生了两个更具致病力的生理小种(北美小种和欧亚小种)所致,使英国和荷兰努力几十年培育出来的抗病榆树也被侵害。

②寄主:

易于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量而集中地存在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例如红松疱锈病和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多在同龄纯林中流行。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如果感染本地的病原物,也会导致流行病的发生。例如18世纪欧洲从美洲引进美国白松,由于这种松树高度感染原来发生在欧洲的疱锈病菌,白松疱锈病便大发生,到19世纪这一树种在欧洲引种终于完全失败。选育出一个新的品种,如果不考虑所有的原来是不太重要的病害,有些新品种就可能高度感染这些病害。例如70年代中国福建、浙江和湖南一些地方,推广一个原产湖南泸溪的高产油桐品种“葡萄桐”,几年以后严重发生油桐黑斑病,使这一原是地区性病害变为流行病。

③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影响林木病害流行,不仅是由于所涉及的范围广、变动性大,而且还由于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的各种活动无不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导致林木病害的流行也不乏其例,例如美国的南方松梭形锈病,其病原菌是本地原有的,在天然林里这种病害较少发生,大面积人工造林以后,由于集约经营和环境条件的改变,林木的抗病性降低,转主植物栎树的数量增加,以及病原物数量的积累,这种病害就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流行病。

④时间:

时间也是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病害流行的三要素虽然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但同时必须维持一定的时间,否则就不会发生流行病。某些病害一年中在某些季节发展较快,在另一些季节发展较慢,这是常见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流行病的发生,必须研究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病害增加或减少的变化速度。人们根据病害的发展速度,就可以预测病害发展的趋势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害。

流行病的周期性

流行性病害可能周期性出现。某一种病害从外地被引进一个新区,如果发病条件适合,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病。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种病害常常逐渐减少,最后变成一种地区性病害,寄主植物和病原物达到了新的平衡。以后,由于再度引进一个新的更加感病的品种,或者产生一个致病性更强的生理小种,或者改变种植方法从而创造更适合病原物繁殖、传播和侵染的环境条件、或者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病害又会再次成为流行性病害。

病害流行的预测

根据病害流行的规律和将要出现的有关条件,推测某种病害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流行的可能性,称为病害流行的预测。它是决定防治与否和选择防治时机的重要依据。根据植物病害预测的有效期限,可分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短期预测是指在一个不很大的区域内,于发病前不久,至数天或数十天前,预测病害流行的可能性。长期预测一般是指年份间的预测。目前植物病害以短期预测为主。病害预测的方法和依据,因病害的流行规律而异。通常主要是依据病原物初次侵染源的数量,繁殖和传播的速度,潜育期和发病期的长短,以及当地的气象资料等因素来进行预测。对这些情况掌握得越准确,病害流行的预测也就越可靠。近代科学通过综合系统分析和模拟模型的研究,更能了解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之间动态及遗传的相互关系,从而能更准确地进行病害流行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