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林分速测镜

一种以角规为主,能测高、测距、测径和测斜的多功能测树工具。测量过程中它能自动调整坡度影响,测得的结果不必另行坡度校正。1951年,角规测树的创始人毕特利希(W.Bitterlich)为使其创立的方法广泛使用于森林调查,设计了这种仪器。现在这种测树仪已在许多国家的森林调查中使用。1974年毕特利希又在速测镜上增加了光学望远系统,制成远距速测镜。

一种以角规为主,能测高、测距、测径和测斜的多功能测树工具。测量过程中它能自动调整坡度影响,测得的结果不必另行坡度校正。1951年,角规测树的创始人毕特利希(W.Bitterlich)为使其创立的方法广泛使用于森林调查,设计了这种仪器。现在这种测树仪已在许多国家的森林调查中使用。1974年毕特利希又在速测镜上增加了光学望远系统,制成远距速测镜。中国于1963年设计和生产出LC-1型林分速测镜,1982年生产了DQW-2型望远测树仪。

仪器结构

仪器外壳用铅合金制成,大小约为15×8×3立方厘米,重约250克(图1)。仪器内部还装有半反射镜和组合透镜。鼓轮是偏重心的,且能绕轴心转动,因而无论仪器怎样前后摆动,鼓轮的转动运动方面对地面总是相对静止的。从接目孔可以观察到鼓轮表面的标尺,但由于档板的作用,标尺只在下半视域中出现,上半视域用以观察被测目标。上下视域的分界线称为准线,一切标尺都以在准线上的读数和宽度为准(图2)。标尺1、2、1/2是分别具有角规常数1、2、1/2的水平角规。标尺1与其左边四条窄带合成水平角规常数4的水平角规,且可用来测量树干上部直径。标尺S、H和P分别用于水平距离、树高和坡度的测量。

图1 林分速测镜结构

标竿

用林分速测镜测定距离时需用标竿。标竿长1.1米,可折叠以便携带。标竿上的刻度如图3。自右向左各个刻度可组成7个标尺,分别用以测定4、6、8……20米的水平距离;自左向右又可组成7个标尺,分别用以测定5、7、9……20米的水平距离。每个黑(或白)块表示1米的距离。

图2 标尺

图3 标竿

使用方法

一手握住仪器下部,食指按下制动钮,通过接目孔观测测量目标,待视域中标尺稳定后即可进行测量。①林分断面积测定:测法同其他种类的角规(见点抽样)。②水平距离测定:先将标竿直立于被测树干之旁,退回到测点后按下林分速测镜的制动钮,并使准线对准标竿中央,然后松开制动钮,将仪器横转90°,观察标竿并使准线上S标尺的宽度与标竿上刻度的某个组合相重合,对超出某个组合而又不足一个标竿刻度的部分用估计确定。标竿上刻度组合代表的距离加上估计部分即为测点到树干的距离。③树高测定:先测定测点到被测树干的距离L,然后使准线分别对准树梢和树根,从H标尺得读数h1h2,则树高为(h1±h2)·L/20(米)。式中加、减号的选择决定于树根与水平视线的位置关系,当树根在水平视线之下,采用加号,否则采用减号。④树干上部直径测定:用标尺1和其左边黑白相间的四条窄带去衡量树干上部直径。当测点到树干的水平距离为L时,标尺1宽度表示2·L(厘米)的尺度,每条窄带表示0.25·L(厘米)的尺度。如果测得树干上部直径的宽度等于标尺1加一条窄带的宽度,则上部直径为1.25·L(厘米)。⑤坡度测定:使视线与坡面平行,准线上出现的P标尺刻度即为林地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