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老化

植物有机体或某个器官由幼嫩到衰老的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不可逆的。老化主要表现在代谢作用减低,营养和生殖组织的生长衰退,心材增加,死枝增多,创伤愈合迟缓,对某些昆虫及真菌病原体侵害抵抗力变弱等。老化对营养生长的影响包括对枝条生长、形成层生长、根生长和干物质在树中分布的影响诸方面。①幼树与老树相比,由于生长速率和生长延续时间的差别,幼树比老树有较多的枝条生长量。

植物有机体或某个器官由幼嫩到衰老的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不可逆的。老化主要表现在代谢作用减低,营养和生殖组织的生长衰退,心材增加,死枝增多,创伤愈合迟缓,对某些昆虫及真菌病原体侵害抵抗力变弱等。

老化对营养生长的影响

包括对枝条生长、形成层生长、根生长和干物质在树中分布的影响诸方面。①幼树与老树相比,由于生长速率和生长延续时间的差别,幼树比老树有较多的枝条生长量。一般幼树的枝条开始生长的时间大致与老树相同,但老树枝条停止生长较早,生长速率较低;而幼树停止生长则较迟,生长速率较高。老化对枝条生长的影响因树种、环境和立地条件而不同。老化还表现为针叶树丧失顶端优势,形成平顶树冠。有长短枝差别的树种,随着年龄的增力口,短枝形成增多。②形成层生长在若干年内逐年加速,达到最高速率后,逐渐降低,生长轮相应变窄,甚至在衰老后产生不连续的和缺失生长轮的趋势增加。③幼树生根的数量增加迅速,在一定年龄后达最高峰,随后增加变慢,又随衰老而降低。④人工林初期干物资年增长量不大,但随年龄而增加,在树冠郁闭和根扩展到整个土壤之后达到生产最高水平,在林分近成熟时年增长量减少。老化的树木,由于树冠大小与干的比例逐年减小。造成所产生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例减少,一般说来。老林分约60%的总光合产物被消耗在植物各部分呼吸作用和枝、叶、树皮与果实的脱离,仅余40%。⑤树木老化时解剖上也发生变化。随年龄的增加,晚材比例增加,使比重和强度增加。树木达到一定年龄以后,主干和大枝内部的生活细胞死亡,颜色变深,并失去生理作用而成为心材。心材一旦开始形成就继续下去。由边材向心材转变时,最大的变化是射线和纵向薄壁组织细胞的死亡;其次是代谢速度的改变,酶性活动的变化,淀粉的耗尽,伴随有关化合物的沉淀而使木质部颜色变深,木材的密度改变,裸子植物中纹孔堵塞现象增加,被子植物中侵填体的形成,含水量的减少。

老化对抗虫性的影响

一般说来超过幼树阶段的树木,明显获得对昆虫侵害的某些抗性,但到林分过熟时,便进入到一个自然减低生理活动的状态期,并易受某些昆虫的侵害。这可能与开花、形成层活动、树脂流动和临界边材含水量等有关。树木对不同真菌侵害的抗性随树木年龄而异。某些引起病害的真菌仅侵袭幼小的树,而另外一些却喜好侵袭年龄较老缺乏活力的树。

引起树木衰老的原因有各种解释。生殖生长可能是引起衰老的原因,除去花、果将推迟衰老。虽然开花结实消耗各种化合物,但对实际诱导衰老的机理并未充分了解。另外,当树木衰老时,食物、水分和激素等方面发生变化,使各种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不平衡程度加剧,如老树新生长的年轮(见生长轮)逐渐变窄,树冠与干之比逐渐减小,结果使生产食物组织比例减小、从根到枝的距离增加,使食物、水分、矿质和激素运输的困难增加,在某些枝、叶中引起严重水分亏缺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