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是茄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集粮食、蔬菜、饲料及食品加工原料于一身,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广、生育期短、营养丰富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自400多年前马铃薯传入中国以后,曾对中国的...
彩图5-1 湖州市春马铃薯生产基地彩图5-2 兰溪市秋马铃薯生产基地彩图5-3 诸暨市春马铃薯地膜覆盖生产基地彩图5-4 马铃薯免耕覆草设施栽培彩图5-5 马铃薯高山避暑栽培生产基地彩图5-6 发青马铃薯彩图9-1 蒸...
马铃薯,学名 Solanum tuberosum L.,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块茎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 马铃薯在原产地南美洲被印第安人称为“巴巴司”,另外,根据其来...
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反映和记录,是历史的积沉,是人们认识自然、反思自己、寄托精神的框架。马铃薯文化就是人们认识、研究、利用马铃薯的痕迹和实践马铃薯的结果,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
马铃薯植物学形态特征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较多,一般来说,早熟品种茎秆矮小匍匐、相对细弱,而晚熟品种茎秆高大粗壮;分枝多的品种,往往结薯数目较多而薯块较小,块茎大而组织疏松的品种常易感染疮痂病等。因此,只...
马铃薯块茎是由马铃薯地下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的变态器官,它既是马铃薯作物的经济器官,又是植物变态器官发生发育研究的良好材料,因此,对于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植物生理学家和发育学家的关注,并...
马铃薯一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和块茎休眠期6个时期。
马铃薯同其他作物一样,在生长发育的每个时期,对环境条件都有独特的要求。这些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决定着植株生长是否旺盛和协调,是否能获得较高的产量。马铃薯的生长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方面。...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生育期又较短,生长期间应有充足的矿物质营养供应和吸收。氮、磷、钾是三大主要矿物质营养,在这三要素中,以钾素含量最多,其次是氮素,需要磷素则较少,三者之比约为4∶2∶1。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需...
马铃薯有多种分类方法,学术界常采用霍克斯(Hawkes,1982)分类法,它是依据形态、结薯习性和其他特征来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方法,霍克斯将马铃薯分为18个系,164个种,其中野生种156个,栽培种8个...
随着马铃薯生产的不断发展,各马铃薯产区相继开展了适于当地物候条件的马铃薯高产优质模式化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南方地区,通过适当的设施,马铃薯能一年四季播种、收获,达到周年均衡供应...
马铃薯的露地栽培是长久以来使用最广的栽培方法,春季露地栽培更是南方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方式,春季栽培一般是利用冬闲田,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冬春季的光温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彩图5-1)。但种植过程中容易...
秋马铃薯是浙江省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马铃薯种植新模式,在浙江中南部地区,籼型杂交水稻9月上中旬收获后,至12月下旬播种春马铃薯还有3个多月时间土地空闲,春马铃薯收获后留下的小马铃薯贮藏到9月上中旬时已经...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提高地温、提前(或延后)播种,蓄水保墒、改良生态环境,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早熟、提早(或延后)收获、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用高效栽培技术(彩图5-3)。...
马铃薯设施栽培是利用大(中)棚、小拱棚等设施条件,以提高温度或避雨,实现春提早(早熟、特早熟)或秋延后栽培,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的目的。...
马铃薯免耕覆草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实用栽培新技术。这项技术实行免耕栽培,用稻草全生育期全程覆盖栽培马铃薯,改“埋薯”为“摆薯”,改“盖土”为“覆草”、“挖薯”为“捡薯”,其操作技...
马铃薯高山避暑栽培技术是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延后或秋冬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7~10月。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0.5~0.6℃,即海拔600~1200米的山地气温比当地平...
随着马铃薯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者经验越来越丰富,但问题也相伴出现,品种退化、品种选择不当,轮作倒茬没有做好、播种芽块过小、施肥不当、收获不及时等常有出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出现许多不良...
马铃薯生育期短、播期弹性大且具有植株匍匐等特性,因此,适宜与玉米、瓜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浙江已经形成多种马铃薯多熟制种植模式,如水田的春马铃薯—水稻(玉米、大豆)—秋马铃薯、马铃薯—...
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田间杂草120多种,一般因病虫草害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国内较常见的病...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的1/4。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病虫危害也逐年加重,已经成为限制马铃薯高产、丰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有20多种。主要病...
马铃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是马铃薯生产的核心技术。马铃薯病虫草害种类繁多、发生态势复杂、种薯调运和鲜薯流通频繁及保护地设施栽培的发展迅速,为病虫草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造成了多种病虫草害的同地同...
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马铃薯真菌性病害有晚疫病、癌肿病、粉痂病、早疫病、干腐病、萎蔫病...
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蚜虫、马铃薯块茎蛾等。
马铃薯田杂草与马铃薯争水、光、肥,影响马铃薯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还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马铃薯田常见杂草种类共有11科19种,禾本科有稗草、看麦娘、狗尾草、马唐;菊科有鼠曲草、刺儿菜、苣荬菜、千里光;石竹科...
马铃薯的贮藏是马铃薯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是作菜用薯,还是加工原料薯或种薯,都需要一个贮藏过程,通过贮藏可以延伸菜薯的供应期,延长加工原料薯的加工利用时间及改善种薯的生理性质,提高其播种...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欧洲、美洲等地区,马铃薯已经是十分重要的主食(staple food),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而在我国,由于受消费习惯、加工水平、物流体系和栽培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转变,除考虑营养因素外,还应注意所开发食品应符合各地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目前,我国居民马铃薯日常消费多为鲜薯作菜用,而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则是以马铃薯全粉与小麦面粉或...
观光农业,又称为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它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交叉型农业,是以乡村独特的景观和园艺造型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观光、娱乐、求知、体验农事和...
马铃薯是一种早熟、丰产、营养丰富、用途广、粮菜兼用、能与粮棉间作套种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
马铃薯早春多膜覆盖设施栽培是在垄面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中棚一层薄膜覆盖或中棚、高棚二层薄膜覆盖的保温栽培方法(彩图11-1)。利用多层覆盖技术栽培马铃薯,可以明显提早播种和收获,避开高温高湿季节,使马...
浙江省北部是粳稻主产区,近年来由于甬优系列等长生育期超级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造成冬种季节紧张。为破解浙北稻区冬季作物种植季节紧、效益差、季节性抛荒突出等问题。从2013年冬季开始积极探索浙北稻区马...
通过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原原种(微型薯)生产、脱毒良种的设施高效繁育,可以繁育出供本地用马铃薯冬(春)播、秋播和设施反季节种植用的脱毒良种(彩图11-3)。...
马铃薯大棚基质覆盖栽培多次收获技术是指在大棚内,利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基质、双色地膜等材料进行隔离和覆盖,实现多次收获的马铃薯新型栽培技术。在大棚内种植主要是考虑到保温防雨,便于田间操作;防虫网...
马铃薯是浙江省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第四大传统粮食作物,过去在解决农民温饱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后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逐渐退出农民的口粮消费,而转为主要的蔬菜品种。...
为了全面配合国家提出的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促进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和主食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马铃薯主食工艺研发与市场推广试点”(编号:10162130106221804)要求,浙江省农业厅种植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