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黑斑病
- 大豆黑斑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该病主要侵染植株的叶片,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的病斑为圆形至椭圆形,颜色为褐色,并且具有同心轮纹。外界条件适宜时在上面密生有黑色霉层,豆荚染病后表面生有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病斑,密生黑色霉层,常因豆荚表皮破裂而侵染豆粒。
大豆灰斑病
- 大豆灰斑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初始形成红褐色斑点,之后在表面形成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形状如薄纸一样。在叶片背面的相应位置可以观察到病斑。病斑与叶片健康部位分界明显,呈蛙眼状,所以大豆灰斑病又称为“蛙眼病”。
大豆灰星病
- 大豆灰星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到病菌侵染后,在表面形成圆形至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可以达到2厘米。病斑中央为浅灰色至浅褐色,边缘有1条较窄的暗褐色或者紫色条带。在叶片上形成穿孔,叶片破烂不堪。
大豆白粉病
- 大豆白粉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粉状斑,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斑数量逐渐的增多,面积也不断的扩大,部分病斑相互融合并且连接形成较大的粉状斑,发病后期病斑布满整个叶片的表面,导致叶片的光合作用受阻。植株病情严重时病叶变黄干枯。
大豆赤霉病
- 大豆赤霉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豆荚染病,病斑呈现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块,发生在边缘时呈半圆形病斑,病斑略微向内凹陷。外界环境湿度较大时,在病部着生出粉红色或者粉白色霉状物,也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或者黏分生孢子团。随着病菌逐渐向周围健康组织侵染,病情不断的加重,有的感病的豆荚无法正常的结实。
大豆花叶病
- 大豆花叶病
- 2016年
- 3分钟
- 简介
- 花叶类症状表现为感染初期,嫩叶上出现明脉,随着病程的发展,陆续出现花叶,有些还出现疱状叶,病叶皱缩、厚度增加,并且向下反卷,甚至出现植株矮化,茎秆和豆荚上的绒毛消失等症状;坏死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感染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枯斑或者叶脉坏死,随后坏死部分扩大甚至连接成一片,严重时叶片脱落。
大豆菌核病
- 大豆菌核病
- 2016年
- 4分钟
- 简介
- 大豆菌核病在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可以发生,尤其是开花结荚期受害较为严重,地上部分受害可以造成茎秆、叶片以及豆荚等出现腐烂的症状。
大豆枯萎病
- 大豆枯萎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幼苗感病后茎部软化,叶片褪绿或者卷缩,呈青枯状,成株期病株叶片先从上往下萎蔫黄化枯死
大豆耙点病
- 大豆耙点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到病菌侵染后,在表面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颜色为浅红褐色,大小在10~15厘米之间,病斑四周大多具有浅黄绿色晕圈,大斑一般有轮纹,发病严重的植株早期落叶。
大豆炭疽病
- 大豆炭疽病
- 2016年
- 5分钟
- 简介
- 大豆炭疽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以发病,能够侵染植株的各个部位。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染病后,在表面形成半透明水渍状病斑,颜色为黄色至淡褐色。在叶片背面的相应位置也可以观察到病斑。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斑逐渐扩展,扩大后形成直径3~4毫米、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呈多角形或者不规则形,并且边缘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同时在背面有菌脓。
大豆紫斑病
- 大豆紫斑病
- 2016年
- 3分钟
- 简介
- 叶片被侵害后,在表面形成不规则形或者多角形病斑,病斑主要沿着叶脉或者侧脉的两侧发生,颜色为褐色至暗褐色,边缘紫色。条件适宜时,病斑会合成不规则大斑,湿度大时有灰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