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
- 马铃薯疮痂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病菌多从皮孔侵入,发病初期在块茎上产生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部组织坏死。病斑表面变得粗糙,中央破裂,形成稍隆起的木栓化组织,呈疮痂状。
部分病斑在湿度较大时可长出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病原菌菌丝。
马铃薯干腐病
- 马铃薯干腐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块茎受到病菌侵染后,在表面出现褐色稍有凹陷的病斑,随着病斑的扩大最终整个块茎腐烂。腐烂部分的表面常有白、黄、粉红色的孢子团。环境干燥情况下,病部层层腐烂干缩,患病处外皮起皱,形成一圈一圈的皱纹。剖开发病的块茎,可以观察到内部薯肉逐渐变成黄色、粉红色干块,块茎内部出现空腔,并且大面积腐烂。
马铃薯黑胫病
- 马铃薯黑胫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当幼苗生长到15~20 厘米时开始出现症状,受害植株矮小,叶色褪绿黄化,节间短缩或者叶片上卷,茎基部以上部位组织发黑腐烂,最终萎蔫而死。
茎部发黑后,横切茎部可以观察到维管束变为褐色。
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
马铃薯软腐病
- 马铃薯软腐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马铃薯软腐病主要发生在块茎上,病菌只能经过皮孔侵入块茎组织。形成形状不规则的浅褐色病斑,病斑稍微向内凹陷。病斑很快扩大,呈现湿腐状,心髓组织腐烂,薯块软化,薯肉呈现灰白色或者浅黄色。在病区边缘呈现褐色或者黑色。
腐烂组织一般在发病初期无明显异味,但是到后期受到腐生菌的感染会发出难闻的气味。
马铃薯早疫病
- 马铃薯早疫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害后,初始在表面形成零星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之后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斑逐渐增多,部分病斑相互汇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斑块。早疫病主要导致叶片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坏死斑点逐渐扩大,并且发病部位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
马铃薯炭疽病
- 马铃薯炭疽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马铃薯植株感病后,在发病部位出现大量黑色的斑点状小菌核,块茎变色,呈褐色或者灰色,有的形成大圆斑。叶部发病早期颜色变淡,匍匐枝感病后也会变色。叶柄、小叶和茎上也形成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在叶片上大面积分布,叶片生长不良,黑色斑点有时还可以出现在植株衰老部分、腐烂根部和茎部等部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