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病
- 玉米赤霉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果穗受到病菌侵染后,发病部位首先变为紫红色,有时在籽粒间产生有粉红色至灰白色菌丝,病粒失去光泽,并且不饱满。有时茎秆也会受到病菌的侵染,表现为茎秆髓部变成紫红色,发病严重时内部呈现麻丝状,并且发病部位容易倒折。
玉米矮花叶病
- 玉米矮花叶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到病菌侵染后,在表面产生许多椭圆形褪绿的小斑点,呈虚线状排列。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斑逐渐向叶片健康部位扩展,通常不受叶脉的限制。有的病斑相互融合在一起,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的条纹,与叶片的健康部位相间形成花叶症状。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大斑病
- 2016年
- 3分钟
- 简介
- 病斑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2厘米,有时可长达20厘米以上,宽可超过3厘米。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苞叶和子粒发病,病斑也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玉米倒伏
- 玉米倒伏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①根倒
由于玉米根系发育未完成或者生长发育不良,导致横向和纵向生长不足,在大雨或者过度灌溉后,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大,导致土壤的结构过于松软,根系的支撑作用减弱,遇到大风后从根部开始发生较大角度的倾斜引起倒伏
②茎倒
多由于玉米的植株生长过高,茎秆过于细长,在地表土壤紧实时遇有大风或者大雨而造成的倒伏。
③茎秆折断
指玉米茎秆在拔节后至抽雄前,由于茎秆机械组织还较为幼嫩或者由于玉米螟为害造成茎秆被蛀空,遇到大风或者大雨时发生的茎秆折断。
玉米黑粉病
- 玉米黑粉病
- 2016年
- 3分钟
- 简介
- 受害组织因受病原菌的刺激而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披白色或者淡红色,之后逐渐转变为灰白色或者灰黑色,病瘤成熟时外膜破裂,散出黑色粉状物,,通常在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似豆粒,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黑粉;茎节、果穗上的病瘤似鸡蛋或者拳头大小。同一植株上常多处生瘤,有的在同一部位产生多个病瘤,聚集成堆。
玉米红叶病
- 玉米红叶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在抽穗前由上部叶片开始,从叶尖逐渐向下变红或紫红,灌浆期症状特别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整株叶片、叶鞘、茎、苞叶全部变红或紫红色,但也有少数植株叶片不红化,仅在叶片的中央或边缘形成条纹。
玉米茎腐病
- 玉米茎腐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茎部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病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剖茎检视,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发病部位表面有白色或玫瑰红色的菌丝,以后可见蓝黑色的子囊壳。
玉米煤污病
- 玉米煤污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染病后在表面形成灰黑色至黑褐色的霉堆,
叶片上霉斑密布,导致叶片光合作用受阻,茎秆和花染病后,症状与叶片基本相似,后期在表面布满大量的霉堆。
玉米青霉穗腐病
- 玉米青霉穗腐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玉米青霉穗腐病主要发生在机械损伤、受害虫或者鸟类等危害的果穗上,在籽粒上或者籽粒间产生青绿色或者绿褐色霉状物,从而导致玉米的商品价值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玉米缺钾
- 玉米缺钾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玉米缺钾时,幼叶呈现黄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矮小瘦弱,支撑根减少,玉米缺钾还会导致下部老叶叶尖黄化,并且逐渐向叶片的脉间区扩展,沿叶脉产生棕色渐坏死,但是上部叶片仍保持绿色。缺钾的玉米植株在成熟期容易倒伏。
玉米丝黑穗病
- 玉米丝黑穗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染病雌穗症状多样,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苞叶变的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抽雄后,感病雄穗整个花序破坏变黑,形成菌瘿,破裂后散出黑粉。
玉米纹枯病
- 玉米纹枯病
- 2016年
- 3分钟
- 简介
- 叶鞘染病,最初多由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在叶鞘表面呈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叶片上也有时也出现大量的灰白色病斑。后期常多个病斑相互融合连接成云纹状大斑。果穗染病,在受害果穗苞叶上产生云纹状大斑。
在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的环境下,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最后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