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
- 黄瓜白粉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到病菌侵染后,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星状小粉斑,以叶片正面居多。病部表面有时会产生黄褐色的小粒点。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而逐渐变为灰白色粉层,叶片因此变黄、干枯质脆。
黄瓜花打顶
- 黄瓜花打顶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瓜秧生长停滞,龙头聚集,生长点附近的节间呈短缩状,即靠近生长点的小叶片密集,大量雌花生长开放,在很短时间内形成雌雄花相间的花簇,有的龙头弯曲,甚至生长点消失,呈“花抱头”状。
黄瓜立枯病
- 黄瓜立枯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幼苗受害后,在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并带有轮纹。幼苗发病前期白天萎蔫,夜晚恢复,之后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并绕茎一周,病部具轮纹状或淡褐色网状霉层。
黄瓜红粉病
- 黄瓜红粉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叶片染病,首先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浅褐色病斑,病斑边缘颜色稍深,并伴有黄色晕圈,病健部界限明显,病斑直径一般在2~50毫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数量逐渐增多,常常两个或几个病斑连接在一起。病斑组织较薄,并且容易破裂。
黄瓜化瓜
- 黄瓜化瓜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幼瓜一般先从顶部开始萎蔫、干缩,瓜上出现纵向的棱沟。化瓜一般在幼果长到10 厘米左右时发生,但个别情况下,比较大的瓜也可能化掉。
黄瓜焦边叶
- 黄瓜焦边叶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黄瓜焦边叶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尤以中部叶片居多。发病叶片初在一部分或大部分叶缘及整个叶缘发生干边,干边深达叶内2~4毫米,严重时引起叶缘干枯或卷曲。
黄瓜沤根
- 黄瓜沤根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发生沤根后,黄瓜苗根系不发新根、不定根或仅长少而细的新根,根皮变黄,原有根系逐渐呈铁锈色腐烂。根皮发锈后腐烂,茎叶生长缓慢,叶片边缘逐渐发黄、皱缩,最终导致地上部分植株萎蔫,且容易拔起,最后黄瓜幼苗死亡。
黄瓜生理性萎蔫
- 黄瓜生理性萎蔫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初期只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在白天萎蔫,到夜间可恢复。发病严重时,整个植株叶片萎蔫且不能恢复,生长势减弱,结瓜能力降低,甚至整株枯死。
黄瓜霜霉病
- 黄瓜霜霉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初期在叶缘或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不规则形小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为黄褐色直至呈现多角形淡褐色病斑,后期病斑逐渐汇合并连接在一起。外界空气湿度较大时,在叶片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 2016年
- 2分钟
- 简介
- 发病初始在表面出现水浸状的白色病斑,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斑逐渐的扩大,由于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呈现多角形。部分病斑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斑块。发病后期病部组织变脆,并且容易破裂、脱落,在叶片上形成穿孔。
黄瓜细菌性圆斑病
- 黄瓜细菌性圆斑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到病菌侵染后,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者近圆形的病斑,由于病菌破坏了叶肉组织的细胞壁结构,通常病斑处组织变薄,中间呈现窗户纸状半透明。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斑逐渐的增多,布满整个叶片的表面,病斑周围的组织褪绿、变黄。发病后期,部分病斑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斑块。
黄瓜叶点霉叶斑病
- 黄瓜叶点霉叶斑病
- 2016年
- 1分钟
- 简介
- 叶片受到病菌侵染后,在表面呈现水浸状白色的小病斑,之后病菌逐渐向周围组织侵染,病斑的数量不断增多,面积也不断扩大。在病斑的边缘出现浅黄绿色水浸状晕环。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斑逐渐干枯,部分病斑相互融合在一起,发病后期病斑为浅黄色,中间呈现薄纸状,并且容易破碎,在叶片上形成大量的孔洞,叶片残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