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平阳黄汤

专题简介

平阳黄汤,有“杯中黄金”之美誉,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而著称。每年的春天,新抽枝的鲜叶,带着入冬以来蕴藏的丰富营养,带着大自然的纯净,创造了它得天独厚的品质与风味。

平阳黄汤历史悠久,地处江南的温州,自古就出好茶。早在《唐书·食货志》就有记载:“浙产茶十州五十五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名。”其中的横阳,就是今天的平阳。虽然在当时还没有“黄汤”的名字,但黄汤的加工工艺已有雏形。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喜爱家乡茶的故事在平阳民间广为流传,相传 “黄汤”之名的由来或许与黄公望有关。

百科Wikipedia更多>>
平阳黄汤

产于浙江省平阳、泰顺、瑞安、永嘉等县,亦称温州黄汤。黄汤始于清代,距今已有200余年。品质特征为外形色黄,白毫显露,(俗称白心黄叶)。主销营口和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高级茶多在每年4月上旬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炒制为杀青、揉捻、闷堆、初烘和闷烘五道工序。杀青时锅温为160℃左右,投叶量1~1.25千克,要求杀匀杀透。

条目Entry更多>>
平阳黄汤

条形黄茶之一。产于浙江省平阳、泰顺、瑞安、永嘉等县,亦称温州黄汤。黄汤始于清代,距今已有200余年。品质特征为外形色黄,白毫显露,(俗称白心黄叶)。主销营口和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高级茶多在每年4月上旬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炒制为杀青、揉捻、闷堆、初烘和闷烘五道工序。杀青时锅温为160℃左右,投叶量1~1.25千克,要求杀匀杀透。杀青后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时,降低锅温,改为滚炒、揉捻。炒到茶叶初具条形,减重50~55%时起锅,进行闷堆。方法是将揉捻叶一层一层摊在竹扁上,厚约20厘米,上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