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庄稼医生指南

庄稼医生指南

作者:任佩利 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敬兰敏
出版时间: 1998-08
ISBN: 7-109-05391-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简介

麦类病害识别诊断及防治处方麦类锈病(彩图1-1)俗称“黄疸病”,可分为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三种。

〔田间识别〕(1)条锈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茎秆也偶尔发生。

叶片最初为褪绿色条斑,不久即形成桔黄色的“夏孢子”堆。

在叶片表面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行。

孢子堆成熟后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

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连在一起,埋伏在叶子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2)秆锈病:主要侵害茎和叶鞘,其次是叶片,穗部也发生。

发病初期为褪绿黄斑,不久即变为长椭圆形铁锈色粉疮,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散出大量铁锈色粉末,即夏孢子。

冬孢子堆长椭圆形,黑色,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铁锈,即冬孢子。

(3)叶锈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发生。

初期为褪绿色小点,不久即形成椭圆形桔红色、不规则散生的孢子堆,一般不能穿透叶片,只在叶表面发生,成熟后表皮开列一圈,散出桔黄色的夏孢子。

冬孢子堆有圆形和椭圆形、扁平、暗黑色,成熟时表皮不破裂。

〔发病规律〕三种锈病均由真菌侵染引起发病。

条锈病当平均气温高于一6℃时,病原孢子即能越冬,一般年份随气流从南方传入北方。

冬季温暖日露多,病菌不但能顺利越冬,而且还能不断蔓延。

叶锈病也可以。

目录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