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瘦身养颜小验方第二版

瘦身养颜小验方第二版

作者:韩树勤 韩树勤 刘崔娟
出版时间: 2009-05
ISBN: 978-7-5048-5197-0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简介

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

温热与寒凉为相反的两类性质,其中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临床用药原则是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

损容性疾病大都是感受风热、火热之邪或五志化火、阴虚生热所致,从而表现为热证,多使用寒凉药。

常用来治粉刺的金银花、蒲公英、栀子、黄连、黄柏,治扁瘊的大青叶、板蓝根,治黧黑斑的丹皮、赤芍等,都是寒凉药。

不过也有不少损容性疾病表现为寒证,如脾肾阳虚型黧黑斑,脾虚湿停所致睑黡等,则常选用温热药如附子、党参、桂枝、陈皮等。

温热药在美容保健中使用较多,这里因为温热药可升腾阳气,促使气血上浮于面部,从而令颜面肌肤获得充足养分,表现出红润光泽,富有弹性。

2.药味 即药的滋味。

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各种药物所具的不同滋味与疗效之间存在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味”的概念不仅限于味觉的感受,同时还表达了药物的医疗效能。

前人将中药概括为辛、甘、酸、苦、咸、淡、涩七种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而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则相近或有共同之处。

(1)辛:发散、行气、行血。

辛味药约占美容中药的50%,由于其擅长祛风解表,疏通气血,故特别适于邪袭肌表以及气血失调的病证,而大部分损容性疾病或损容性缺陷恰都。

目录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