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烟草炭疽病烟草炭疽病在全国各烟区普遍发生,以苗期为害最重,有时在移栽至团棵期也会发生为害。
[病原与症状]烟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abacum Boning),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后可扩大成直径2~5毫米的圆形病斑。
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至白色或黄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
通常在叶的下表皮现出油色或沾有油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在潮湿条件下,有时有轮纹或产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没有轮纹或小黑点。
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
大田期烟株发病症状与苗期基本相同,但病斑稍小、颜色较浅多呈灰白色。
[发病规律]该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及带有病残体的土壤、肥料上和以菌丝在种子内外越冬。
20~30℃是该病发病的适宜温度,超过35℃很少发病。
在温度较高及高湿的条件下,以及苗床排水不良、大水漫灌、烟苗过密等,均易诱发该病。
[防治方法]防治炭疽病的中心环节是控制苗床湿度,并及时喷药保护。
①苗床地势要高、排灌方便,并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溴甲烷30~40克熏蒸;②选用无病种子,并用1%~2%硫酸铜或。
相关图书
Books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