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络续成陆为芦滩地,有太子洲、永安洲、陈角洲、月牙洲、飞花洲、永安洲、宜昌洲等,现分属花园、营防、长江三乡,在宋、明、清各代相继开垦为农田。
在《上元、江宁乡土志》记载“田之滨江者,筑土御水而耕其中,曰圩滨。
秦淮亦然,……膏沃甲一群,兼有鱼、蟹、虾、蛤、葭、苇、菰、蒋之饶”。
历代皇朝依靠沿河沿江沿湖圩田地区发达的农业,来支持其封建统治。
在丘陵高岗地区,历代皇朝以修筑陂塘,增加灌溉水源来发展农业。
目录
- 《南京市志丛书》序言
- 南京市市长 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主任 王武龙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久有“无比的历史博物馆”之誉,历史淀积之丰厚,胜于一般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盛世修志,南京又创出一个“三部曲”的修志格局,决心把这座...
- 序言
- 南京市农林局局长 《农林志》编纂委员会主任 魏福宝《农林志》贯彻“众手成志”之方略,经数十名专家和科技人员三修篇目,四度寒署,五易其稿,终于问世了。这是全体编纂、审稿人员和玉成此志的各方人士劳动汗水的结晶...
- 《南京市志丛书》凡例
- 一、《南京市志丛书》的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二、《南京市志丛书》是一套全面、系统地记载全市各行业历史的大型地方文献,为社会各界了解南京、研究南京服务。采用丛书编辑形式,分卷出版,各专志又具备独...
- 彩插
- 农林志1956年1月11日毛主席视察十月农业社溧水县茅山林区春秋时期以来兴垦而成的秦淮河圩田新石器时代羊角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石簇三国时期孙权所筑石头城故址林带农田制种农田喷灌农田金陵57籼稻金陵糯稻南薯...
- 概述
- 南京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活动对南京农、林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南京的地理位置,在我国东部,属长江下游的重要农业区域之一。生产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等作物,又盛产茶叶、竹木、水果、药材和蚕茧等,林、木、副...
-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
- 第三章 农业自然资源
-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能热量资源较好,全年总日照数平均为2155小时。雨水充沛,年水量在1000~1100毫米之间,且有长江横贯中部,平均过境水量达9730亿立方米。是南京地表迳流量的...
- 第四章 农业区划
- 第五章 农业耕作制
- 南京有农业耕作历史,距今5700年左右。在南京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就有石斧、石锛、石镰和长方形的七孔大石刀,以及陶、玉、骨器等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北阴阳营古遗址居民原始村落,有居住区、公共葬区,室外有...
- 第六章 土壤肥料
- 第十二章 棉麻
- 第十四章 农作物病虫与防治
- 水稻、麦作等主要农作物的常见病虫多达50余种,杂草30余种。部分地区农田鼠害较重。建国后,政府普遍建立植保专业机构,采用新农药和植保机械,明显增强防治能力。基本控制了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的危害。本章主要记述...
- 第十七章 森林病虫与防治
- 南京地区兼有东洋区和古北区的昆虫种类,松材线虫病、松落针病、杉木叶枯病、竹杆锈病、松毛虫、松干蚧、竹筍夜蛾、竹螟、栗瘿蜂、蛀干性天牛是这个地区严重危害的主要种类。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上,长期以来,均以松材线虫...
- 第二十一章 果树
- 南京市果树栽培,早在晋代,就有“洪桃盘曲,丹桔灌丛”之写照。宋《建康志》记有樱桃、李、杏、桃、青梅、花红、石榴、葡萄、桔、橙、柿,计11个树种。而在神策门外幕府山“梨、桃多于粟米、鱼蟹,富于葱韭者焉”。到明朝,果树树种又...
- 第二十三章 教育、科研与推广
- 第二十四章 国营场圃经营
- 彩插
- 编委会和编纂人员
相关图书
Books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