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病虫防治图说
作者:翁祖信 吴钜文
出版时间: 1994-03
ISBN: 7-109-03174-8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简介
黄瓜霜霉病由真菌古巴假霜霉侵染所致。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叶片,幼苗期即可发病,结瓜期受病更重.在子叶上初生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干枯、下垂,潮湿时叶正反面长出紫黑色霉(孢囊梗和孢子囊)。
成株期发病,多在开花结瓜后发生,并在盛瓜期达高峰。
一般在中、下部叶片初生水渍状病斑,逐渐变浅黄色至鲜黄色,后呈黄褐色干枯。
病斑因受叶脉限制,多呈多角形。
感病品种病斑大,易连结成大病斑,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绒毛状紫灰色至紫黑色霉,发病严重时,全叶变黄褐色,干枯,并从叶缘向上卷曲。
抗病品种病斑小,多角形或圆形,褐色枯斑,霉稀疏(或无霉状物)(见图1、2、3)。
发病规律我国南方周年种植黄瓜地区,病菌在病叶上越冬和越夏。
北方有温室、大棚地区,也在病叶上当年周年传播。
冬季无黄瓜地区,则以南方或邻近地区孢子囊借季风等气流传播。
孢子囊产生除要求一定温度外,如果空气湿度低于60%则不产生,达83%以上才大量产生,且湿度愈高,产孢量愈多。
病原的孢子囊在较低温时释放出1~8个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后变为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在较高温时,孢子囊直接萌发出芽管。
产生孢子囊适温15~20℃,萌发适温15~22℃。
叶面必须有3小时以上。
相关图书
Books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