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的社会批判

技术的社会批判

作者:曹克
出版时间: 2010-12
ISBN: 978-7-109-15365-3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简介

技术在其发展的早期并非是受人关注的对象,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步纳入人们研究视野的。

尽管一些哲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技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技术本身更容易被理解为一种操作范畴,较难在价值和意义层面上进行思考,因而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哲学家们的足够关注。

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后半叶。

不过,即使在这个时期之后,对技术的独立性研究也依然是局限在其他学科的框架之内,例如人类学或生物学的话语体系中来给出解释。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出发并给予技术较大实践意义的系统分析,是马克思最先做出的。

本书着重探讨了马克思在技术问题上所进行的思考,力图说明马克思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去关注那些属于技术范畴的对象的,他的有关技术的思考都包括了哪些内容,如何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说时至今日还认识的不够全面,因此仍然有研究的必要。

本研究的出发点不完全是建立在话语陈述的分类基础上来归纳马克思有关技术哲学的思想体系的,而是着重考虑了马克思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论前提。

因为我们发现,在关于技术事物的问题上,重要的不是去分析人们对技术现象说了些什么,而是怎样说,以什么方式去说的。

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切入技术哲学研究的真正主题。

这一点,对于从未给技术下过明确定义的马克思来说就更显得如此。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他以实践为基点的哲学思考,却使技术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关联起来。

从主题上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技术的社会批判,这种批判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以事实为逻辑的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基础上的历史批判。

技术作为生产力最有活力的一部分,通过大量涉足工业生产方式之中而表现出它在建构历史方面的作用,这是一种借物质生产活动而对社会施加的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力量。

其二,由技术所反映的另一种哲学批判是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这种批判是通过技术的异化方式呈现的,其根源在于技术被资本所吸纳,并以资本的力量体现出他本身的价值负载。

技术的这两种批判取向当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被马克思历史地关联到一起。

另外,马克思的技术思考方式也正像他对历史的哲学思考方式一样,表现出一定阶段上有所不同的侧重点,一个主要以人本学为基础,另一个以现实的、具体的唯物史观为原则,因此也就产生了比较复杂而又丰富的技术批判思考方式,对后来技术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本书导论部分简要梳理和概括了技术哲学传统的四种研究风格,它们是:工程学背景中的技术哲学理念;人文背景下的关于技术的文化哲学思考;技术的社会批判以及目前技术的生态学转向。

当然,上述分类不是唯一适用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归类方法。

因此,在导论的第一节里,本书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的简要分析,目的只是强调它对本书的适用性。

这一节的要点在于:只有在了解技术哲学广泛之内容和当前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技术问题的思考。

书中第一章重点谈了马克思的哲学思维逻辑与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五点:①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分析思路;②历史的思考方式;③对事物的社会关系定位;④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的历史的关系;⑤以实践理性为导向的哲学批判。

上述五个方面为马克思导向一种对技术的哲学分析提供了可能。

这种分析从整体上是被包含在对历史的一种描述当中,同时反过来也使技术本身的历史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第二章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为什么会对技术问题产生兴趣,引起他关注技术事物的最初事件和对象是什么。

在这里,本书重点考察了工业革命对历史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渊源,目的是想说明,正是对工业活动所展示的人化的历史、创造的历史和人自身发展轨迹的关注,马克思才把技术纳入到由工业活动为载体的历史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技术实际上也成了理解历史的一个前提和手段。

第三章可以说是全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构成理解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关键部分。

这里主要阐述了所谓马克思意义上的技术范畴应如何去认识和把握,如何才能更好地区分马克思在对技术的思考上所呈现的不同视域。

为此,本书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分析路径,其一是技术在马克思那里首先有它的一般性规定,是任何劳动和生产的一般前提与条件,这是对各种技术形态的一种抽象规定;其二,技术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展示它的现实性:一方面通过生产力而成为建构历史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作为被社会规定了的性质而发生影响作用。

这两个方面的性质导致了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力量在围绕历史主题上的两个不同的向度:事实(社会历史)批判和价值(社会现实)批判。

前者针对历史的客观方面,后者针对历史的主观方面。

两者被结合在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的社会规定之中。

第四章主要从马克思人本学劳动异化理论出发,以批判异化劳动为语境,阐述工业技术活动在人本学意义上的价值,力图从人本主义的视野凸现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工业同人的本质之间的那种现实联系和对象化关系。

这为他后来的技术哲学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第五章阐述了当技术这个对象历史地变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主导因素之后,从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技术在生产力中的贡献程度来描述,并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历史运动而体现为技术对社会的建构功能。

第六章主要谈到了马克思技术社会批判的另一个侧面,即现实批判的侧面。

这是技术在它的社会规定上表现出来的异化的方面。

当然,由于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经历了某种理解方式上的变化,因此通过技术而反映的异化现象此时就更多地是来自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而不是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

伴随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型,技术的社会批判也由此呈现出了它的具体性。

它不是对技术本身的批判,而是对导致技术异化的社会关系的批判。

因此,马克思关于技术的理念不仅包含了对它的一般性的认知,同时也包含人们常说的关于价值的负载,这与其说是针对技术本身的描述,倒不如说是有关它的现象学的反思。

技术视域的这种现实性和历史性,导致了技术被赋予某种社会批判的寓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并不完全是属于技术的,更多地还是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和特定生存境遇、生存状态的一种手段。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问题,例如,如何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的技术思考都包括了哪些内容,马克思对技术反思的传统是否存在等。

另外,它对把马克思关于技术的理解更多地转向其方法论方面是有帮助的,这是那种从现实的、具体的和历史的基点出发来看待技术的观念,而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处理技术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的一种思维路径。

目录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