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籽粒苋栽培史

籽粒苋(Amaranthus spp.)又名千穗谷,是中国古代具有多种用途的救荒作物。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的栽培作物之一。食用的籽粒苋有数种。有文献认为原产美洲,但栽培最多的却在亚洲的印度。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西藏少数民族食用籽粒苋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怒族传说中最早种植的作物是芋头和天雄米,子粒有黄、黑、红诸种。西藏的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都种籽粒苋作粮食。

籽粒苋(Amaranthus spp.)又名千穗谷,是中国古代具有多种用途的救荒作物。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的栽培作物之一。

食用的籽粒苋有数种。有文献认为原产美洲,但栽培最多的却在亚洲的印度。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西藏少数民族食用籽粒苋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怒族传说中最早种植的作物是芋头和天雄米,子粒有黄、黑、红诸种。西藏的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都种籽粒苋作粮食。籽粒苋是“火山地”的高产粮食作物,随着“火山地”的减少,种植也随之减少,但还有同玉米、荞麦混播的习惯。从天雄米的传说来看,可能是古老的原始农业时期的作物。汉族种植籽粒苋很有可能是从西南少数民族传来的。籽粒苋清代在黄河流域分布很广。现在河北、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地仍有零星种植,但大多数已作为观赏植物。中国食用苋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尔雅》“释草”,具体讲栽培技术的文献始于明代。据清代所引明代的《方土记》说茱苋亦名“千穟(穗)谷,农人呼漫穗子,有青红二种,叶茎略与苋同”,但“质糙味淡,不若苋美。苗叶饲豕易肥,摘即复生”,更重要的是“子繁多,如粟米而扁,炒食香同脂麻,粘糖怡甚佳,可碾面为糕,荒年充饥”,同时还可药用。这是有关千穗谷最早的明确记载。《方土记》是16世纪的著作。清楚说明籽粒苋并非近年才从国外引入。清代《救荒简易书》(1896)指出千穗谷就是“世俗所谓尖叶苋菜也。茎高至八尺余,下垂之穗多不胜数”,又说因其“子最多,俗人呼为千穗谷”。平时作蔬菜,但“留其老枝老干,秋末取子,亩收五六石”。还有一种“圆叶苋菜,于众苋之中科次高,子次多,俗名呼为米谷菜”,在“六月以后,留以取子,亩收三四石”。还引老农的话说“苋菜子可脱皮留米”,“可磨面蒸为粘糕”,说明中国古代的籽粒苋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兼有粮、蔬、药、糖、饲料等多种用途的重要救荒作物。

在栽培技术方面,《方土记》说只要“拣肥土,种子,苗生移植,粪水频浇,勤锄”就能丰收,这和一般苋菜的种法差不多。《救荒简易书》则指出千穗谷及米谷“自二月至五月皆可种”,特殊情况也可“正月种”,至于农历六七月种者是“救荒权宜之法”,说明春夏秋三季均能种。越早种,食其枝叶的时间也越长,便于救灾度荒。该书还介绍河南、河北等地老农的经验,说这两种籽粒苋“宜种碱地”,还能在沙地、石地、淤地、虫地、草地种植。还说,如“田地向阴,或林所蔽”时,种千穗谷及米谷“必能茂盛”。说明它们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具有耐旱、耐碱、耐瘠、耐阴和抗虫、抗旱等多万面的优点。因其茎叶柔软,可作多汁饲料,种子则常用来制作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