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作物灌水生理指标

判断作物水分亏缺程度,其标准很难掌握,而且当观察到植株有明显缺水表现时,其生理活动往往已受到严重抑制,因而延误灌水时机,影响作物的高产。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用生理指标来确定灌水时期,60年代以来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中国从60年代初期,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根据作物体内水分生理状况确定适宜灌水时期的指标。

应用水分生理指标除了可以判断作物的需水程度,确定适宜的灌水日期及每次灌水的有效延续期外,还可以研究灌水对作物生理活动的影响,评价灌溉制度的优劣,以及鉴别不同品种对水分的利用率和抗旱能力。作物水分生理指标比土壤湿度指标更能直接反映作物的需水状况,而且有些方法比用土壤湿度指标的方法简单,便于生产上推广。作物水分生理指标比植株形态指标精确可靠,后者凭经验判断作物水分亏缺程度,其标准很难掌握,而且当观察到植株有明显缺水表现时,其生理活动往往已受到严重抑制,因而延误灌水时机,影响作物的高产。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用生理指标来确定灌水时期,60年代以来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中国从60年代初期,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开始应用于生产。

目前采用较多的几种作物灌水生理指标有:

叶片水势 测定作物叶片水势就可以知道作物体内水分状况,当叶片水势降低到一临界值时,表明作物水分不足,就要灌水。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小液流法。即取作物上部生理活性旺盛的叶片,浸到事先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里,通过测试找到与叶片的汁液浓度相等的糖液浓度后,就可按照公式计算出叶片的水势。另一种较好的方法叫压力室法,即将叶片插入密封的压力罐内,就可读出叶片水势值。方法简便,测定速度快,适于田间测定。

细胞液浓度 作物细胞液浓度的高低与水分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当作物缺水使叶肉细胞液浓度增高到一定临界值时,就需进行灌溉。测定方法是将取出的上部叶片卷起来用钳子榨出2~3滴汁液,放在测定糖分的折射仪上,便可读出细胞液浓度的百分率。不同的天气、叶位和测定时间,都会影响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因此每次测定都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以减少误差。

气孔张开度 土壤和作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上的气孔在白天张开,蒸腾强度增大;土壤干旱时,作物为维持生命活动,减少蒸腾,气孔自动缩小或关闭。测定气孔张开度的大小,就可确定作物是否缺水。测定气孔张开度的方法,一般是用有机物的溶胶,涂抹在叶片上,胶水干后撕下薄膜,在显微镜下量出气孔张开的直径。

几种作物的灌水生理指标

伤流 将作物茎杆离地面2~5厘米处剪断,从茎杆切口流出汁液叫伤流。作物的伤流量与土壤含水量相关:土壤水分多,伤流就多;反之,伤流就少。若较长时间伤流停止流出,预示作物水分亏缺,应立即灌水。测定方法是将与茎杆粗细相同的指形玻璃管套在茎的切口上,管内装烘干的脱脂棉,伤流液被棉花吸水,经过一段时间,称重即得单位时间的伤流量。

上述四种指标,以前两种较灵敏,能及时反映作物需水状况,在生产上采用较多。表中介绍几种作物的灌水生理指标,供参考。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品种、不同生长期,以及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的灌水生理指标不完全相同。因此,实际应用时必须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研究,找出其适宜的灌水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