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玉米加工业的效率与竞争力研究

玉米加工业的效率与竞争力研究

作者:杨兴龙
出版时间: 2009-04
ISBN: 978-7-109-13768-4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简介

近10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迅速,其发展速度已远高于美国等国家。

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带动了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玉米加工能力扩张过快、低水平盲目建设严重、加工转化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如不加以引导,不仅玉米加工业难以健康发展,还将引发粮食总量和结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

因此,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正确引导。

解决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玉米加工业存在问题的关键是要调整玉米加工业的产业结构和提高玉米加工业的转化效率。

调整玉米加工业的产业结构应以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的研究为基础和依据,因为在结构调整中发展什么、稳定什么、压缩什么,其基本依据是玉米加工业的产业竞争力,而效率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所以要研究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问题,就有必要分析玉米加工业的效率状况。

因此,为对玉米加工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玉米加工业的转化效率,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效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视角来研究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问题。

本研究以产业竞争力和效率为主线,结合玉米加工业的行业特点,在对生产效率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多种指标对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区位商(LQ)、市场占有率和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对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验证了全要素生产率是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考察了吉林、辽宁、山东、河北4个主产省玉米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变化情况,发现技术效率的缓慢增长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随后分析了4个主产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本书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而且近几年呈现上升的趋势。

本书以我国玉米主要加工品为代表,以美国、阿根廷、巴西、南非、法国等玉米主要出口国为参照,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对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的主要加工品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各种主要玉米加工品的竞争优势有很大差别,其中玉米淀粉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优势,玉米油的竞争优势较强,而玉米面的竞争优势较弱。

(2)各主产省玉米加工业的国内竞争力较强,各地区均有自己的优势子行业。

通过采用区位商、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吉林、辽宁、山东、河北等4省玉米加工产业1998—2005年的动态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研究表明,从玉米加工业总体的区位商来看,各省玉米加工业总体区位商的大小顺序为:吉林(2.0777)>山东(1.433)>河北(1.0522)>辽宁(0.8105),其中吉林、山东、河北3省的区位商都大于1,表明这3个省玉米加工业的地区比较优势较强;从玉米加工业总体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各省玉米加工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23%),1998—2005年各省8年平均市场占有率的高低顺序是:山东(12.72%)>河北(5.43%)>吉林(4%)>辽宁(3.64%),可见,各省玉米加工业的国内竞争力较强。

根据本书构建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选择地区优势产业的两条标准衡量,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优势子行业为淀粉及其制品制造业和酒精制造业,辽宁省的优势子行业为饲料加工业,山东省的优势子行业为淀粉及其制品制造业、白酒制造业和酒精制造业,河北省的优势子行业为淀粉及其制品制造业。

(3)玉米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以吉林省为例对玉米加工业竞争力和TF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并且玉米加工产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通过了检验。

(4)玉米加工产业技术效率的缓慢增长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研究表明,1998—2005年,吉林、辽宁、山东、河北4省总体玉米加工业中淀粉及其制品业、饲料加工业、酒精制造业、白酒制造业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3.3%、23.7%和7.7%,这一时期各子行业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9%、11.3%、19.9%和4.1%,而4个子行业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1.8%、3.1%和3.4%,可见技术进步构成了推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的增长非常缓慢,所以技术效率的缓慢增长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5)各主产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比较低,经实证检验,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产业集聚、产权结构等都是技术效率提高的影响因素。

本书运用DEA的两阶段法,采用Tobit模型以吉林省为例对玉米加工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产业集聚和产权结构分别在10%、5%、1%和5%的水平显著,这4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对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产业集聚的显著性最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书简略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一是优先考虑粮食安全,适度发展玉米加工业;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玉米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水平;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不断促进玉米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四是根据资源优势和竞争力情况,调整玉米加工业和种植业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玉米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竞争力;结构调整。

目录

百科热词 Words